“你做得不錯,在這個節骨眼上,夜家與馮家不能有隙,馮大少爺春闈一甲有望,馮三來京意在謀一門好婚事,最好十二十三訂婚,十五及笄出嫁,馮五年幼嬌縱,可她倒是馮二老爺最寵溺的嫡長孫女。”
楊芸釵聽得出神,她明白這是夜十一在給她機遇,讓她有機遇融入夜十一的陣營,她不敢閃半點兒神,聽到末端道:
“貴州望族習家,乃官宦世家,在本地極受推許,與湖廣馮家以財力驚人分歧,貴州習家素以世代出人傑聞名,習家人代代皆有後輩退隱,也代代皆有後輩位極人臣。當朝內閣首輔禮部習尚書便是習二少爺遠親的曾叔祖父,習尚書出自貴州貴陽習家嫡支嫡二房,習二少爺則出自嫡支嫡長房,習家嫡支僅兩房,也就這兩房,代代退隱,代代出人傑,想必繼習尚書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內閣首輔以後,習二少爺曆練數年,政績成績定不輸其曾叔祖父。習尚書雖貴為首輔,卻夙來中立,隻擁戴皇上,屬天子一派。”
夜十一走近了抿唇道:“雖有雕欄,總歸也不是儘然安然,釵表妹年事小,今後還是少來的好,你說呢,五表姐?”
倆婆子皆是馮五自武昌帶來的馮家下人,自不敢同靜國公府大蜜斯身邊的倆大丫寰相對抗,馮五卻向來不會考慮這些,便是想到了,也隻會怪倆婆子貪恐怕死冇膽量。
餘下兩人當時夜二爺並未同她細說清楚,但聽到四拔尖後兩人名諱時,她恍然想起惡夢裡這兩人,一者背景倔強,一者德才兼備,既已跟楊芸釵開了個頭,夜十一自冇有不細說下去的事理:
換言之,習家冇法拉攏,習家不會站任一皇子隊,世代隻忠於最後成為九五之尊的真命天子。
馮五倆丫寰非常憐憫地看了倆婆子一眼,身為下人,再攤上這麼個無事愛挑釁的小主子,任她們誰也獨一服從與捱罵的份。
也算楊芸釵識相,冇在夜十一跟前告密她欲推其下湖之舉,倘真是以同夜十平生間隙,她三姐定不會輕饒她。
進了清寧院東廂南窗榻上坐下,夜十一接過阿蒼端上來的茶碗抿了口,表示楊芸釵也喝壓壓驚,而後道:
“冇用的東西!”
楊芸釵道:“也就是說,誰成了九五之尊,習家便儘忠誰。”
真是越想越火大,馮五狠狠瞪了眼倆攔不住阿蒼阿茫的婆子:
“馮大是姨祖母遠親的侄孫兒,又在落第後同馮三馮五赴京住進靜國公府,此在旁人眼中,馮家與夜家已是密不成分。莫九爺出自莫氏旁支嫡出,又是莫老閣老暮年所收的對勁小弟子,此同馮大於靜國公府,莫九爺於仁國公府,一樣是密不成分。大姐姐,那餘下兩人,貴州貴陽習二少爺與都城本土的豪門舉人馬文池呢?”
再提及來年春闈,夜十一再細細同楊芸釵說了秋闈各地所出的四位拔尖舉人。
這些詳細都是馮大馮三馮五到京後,她命人查清楚的,再道出最後重點:
馮五燦笑如花:“那是天然!”
“大表妹如何來了?我正同釵表妹賞錦鯉呢,方將釵表妹看得出神,還幾乎要掉下湖去,幸得我一向感覺釵表妹年紀尚小,人也小小的,易摔了,這才一向照看著,方能在方將及時抓住釵表妹的衣裳,冇讓釵表妹掉下去。”
出了園子,馮五往鬆椿院同馮三彙合去,楊芸釵則跟在夜十一身側一起往清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