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賈修真_第424章 424.道境(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素雲點頭道:“要的東西多了,一家和樂,滿門安康,這可不是光靠銀子就成的。”

李紈便接著道:“如此,我們先把那錢的頭一層剝掉了,口裡說的錢,實則並不是要錢本身,而是要它能換來的東西。”

惜春聽瞭如有所思,李紈看看迎春,笑道:“也能夠想一下。如果一輩子都花在看旁人都想要甚麼、有甚麼,看現在又呈現了甚麼新的黃麵紅麵,究竟於本身有何感化?”

惜春道:“多知多欲,見很多了,天然想要的也多了,百般都經見些兒,增廣見地,哪有不好?”

素雲幾個都笑起來,李紈點頭笑道:“便是這個意義了。人常覺得了了了,實則在這個了了提煉的過程裡,早已把初誌恍惚了。錢是個甚麼東西?金銀銅鈿,不過是個死物。在疇前黃帝蚩尤那會子,你拿了金銀去,不知有何用處?”

迎春語塞,李紈點頭道:“看著了?方纔說得好好的做人不能光想著本身,可這本身若放大到了一家一國,竟俄然行不通了。那那句話,到底是對是錯?”

惜春道:“照著二姐姐所言,豈不是大家都成井底之蛙了?隻看著本身鼻子前的這麼一點兒,我看是在莊子上呆多了,吃了一輩子雜豆麪,都不曉得天下另有白麪如許的物什。”

迎春又問:“那道又如何說?”

李紈點頭,遂道:“其間所言之道,是指人之所行。既如此,便有一個地點,這道便是報酬了通往那麼一個地點,依著各自的境,所選的一條路。另一頭來講,這小我所求的‘地點’,亦是境中所成。才說這道依於境而生。即人之是非是非之念,給人本身定了這一條道。

李紈道:“大家各自成境,這裡所說的道,便是在有了境以後各自走的路了。因各自有境,以各自之境論是非短長,以此生出各自言行,遂成大家各道。”

惜春猶自入迷,倒冇得空理她。

碧月道:“這不是極簡樸瞭然的,便是求多多的財帛,如何恍惚扭捏了?”

碧月一撇嘴:“那真是!祖祖輩輩攢下百十兩銀子,還、還越攢越不值錢了!”

李紈笑道:“如何會如許?卻要分兩端來講了。既是道欲殊途,這便是道和所欲兩個的事兒了。先說道,這道因境而生,人之行事,多有所依,而這所依,又常不能得恒。比方這句話,‘人不能幫襯著本身’。多多極少都聽過吧?

李紈點頭:“是了,是以這錢本是個換東西的中間物,你要的也不是它本身。岔開題說個小的,你想要錢,十兩銀子,聖祖年間,十兩銀子能買五六畝上好地步,現在呢?江南的好地,這點銀子,一畝都買不了了。這銀子還是銀子,還是你的十兩銀子。可這又不是疇前那十兩銀子了。如果個呆的,隻認銀子數的,不是就被銀子給哄了?”

李紈道:“要錢,不過是為了要換東西,追著想要換的東西,大家各彆,且另有好些拿錢也換不來的東西,如此,大家比擬,唯有阿誰‘想要’是一樣的,想要的東西卻各不不異。這便又到了底下一層了,為何有人想要美妾高官,有人卻隻想要良田冊本?”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