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火雲錄_第十四回 遠赴巴蜀荊棘茫(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話說到這裡時,卻俄然聽得賈仁義悄悄啊了一聲,好似發明瞭甚麼不平常之事,因而問道:“你啊甚麼,有甚麼不對麼。”賈仁義道:“你們有冇有發覺,那些拉繩的縴夫行動看上去雖似有些粗笨,但大家足下倒是一點也不顯得發沉,能夠做到如此這般的,該當都是些練過武功之人纔對。”正說話之間,卻見木船上俄然走出一人,衝著搶先一艘大船上的天聖教教眾朗聲說道:“你們但是天聖教的教眾。”此人說話時,間隔天聖教教眾甚遠,但天聖教世人倒是聽得清清楚楚,明顯此人內力不弱,不然聲音底子就傳不了這麼遠。

兩人演練的時候固然不長,但賈仁義的劍術倒是在鐘雲綺之上的,是以這一番指導下來,柳靖陽已然獲益很多。以後每日遲早,賈仁義也都會過來指導柳靖陽一陣,柳靖陽劍術根底固然粗淺,但他一來肯於勤加練習,二來本身的貫穿才氣也甚是不弱,是以幾日下來,竟已能把整套劍法使得似模似樣。以後幾日,賈仁義便不再如何指導了,隻是讓柳靖陽在練劍之時,多加體味每招每式的意境,讓其儘力做到融會貫穿。

柳靖陽等人見到此人俄然現身出來發言,都是大感驚奇,心道:“此人究竟是甚麼人物,如何竟然曉得坐在船上的是天聖教教眾。”正在驚奇之時,卻聽得裘長老的聲音答道:“我們恰是天聖教的,不知尊駕是甚麼人。”那人嘿的嘲笑了一聲,說道:“我是甚麼人,無關首要,首要的是我得勸說你們一句,有道是多行不義必自斃,你們天聖教此番勞師動眾的來到蜀地,若真想要做那不齒的活動,我們巴蜀統統的豪傑豪傑可都是絕對不會坐視不睬的。”

當日大船又持續在三峽中前行,柳靖陽撫玩了半日的奇峰麗景,表情甚好,這日午後,仍然樂此不倦的諦視著兩岸的風景。看著看著,俄然之間,發明火線岸邊的山嶽驀地又高了起來,但見奇峰凸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連綿不竭,便好像一條迂迴盤曲的畫廊普通,不由大為讚歎,就連一貫有些不覺得然的趙曉楠也不得不開口誇獎了起來。

世人都是感覺有些獵奇,走到船頭往遠處一看,但見前麵右邊方向有一艘木船正在緩緩向前行進。那木船雖是逆流而行,但船上卻並冇有一個在船伕在奮力劃槳,反倒是木船右邊的岸邊上有十幾個男人背抗著數根細弱的麻繩,排成一行在拖著木船進步。這些人每向前走一步,口中就同時收回嘿謔之聲。趙曉楠看到此番場景,心中頓時獵奇起來,問道:“這些人在做甚麼,乾麼要用麻繩拖著船前行。”

這一日淩晨,柳靖陽還是一大早就起家到船麵上練習武功,練了約有半個時候,俄然間感到船身驀地一晃,大船竟似在水中撞上了甚麼物事普通。鐘雲綺等人紛繁驚醒了過來,都走出艙來看個究竟。柳靖陽也大感奇特,當即便去扣問賣力盪舟的天聖教教眾,一名天聖教教眾答道:“火線不遠處就是長江三峽的西陵峽了,因為江麵驀地變窄,水流非常湍急,大船纔會俄然顛簸閒逛。”

柳靖陽還未說話,賈仁義卻已搶先開口說道:“這些人都是拉船的縴夫,他們就是靠為人拖船為生的。”趙曉楠悄悄啊了一聲,說道:“為人拖船多累啊,你看他們走得那麼慢,這要把船拖到上遊去,那得拖到甚麼時候。”賈仁義道:“再久也得有人拖,自古蜀地與中原隔斷,這出川的門路就隻要兩條,你莫非冇有傳聞過蜀道難於上彼蒼這句話麼。”趙曉楠道:“聽是傳聞過,隻是冇想到這入蜀的門路竟真的有這麼難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