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閨記_200 佳作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氣候太熱,皇上特地命人將蓬萊閣給清算了出來,那邊四周對湖,最是風涼不過。”淑妃說著,又叮嚀船孃將畫舫靠過來,特地號召了永福王琳芝柔嘉淑慎鳳香一乾皇室宗親和她同乘。

那畫上昌隆帝正高坐在上首,和一乾士大夫品鑒樂曲的景象,人物形象非常光鮮。一群胡女正翩翩而舞,少年歌者正聲情並茂地吟唱;一文士坐椅上執筆謄寫,兩個侍從托著紙,一侍從捧硯;一人執書卷,身後立兩名女婢。兩樂工在榻上操琴,榻後兩名女婢各手持壺、杯而立,似在斟茶。另有幾名流大夫,或偏頭深思,或眉開眼笑,或欲離席,或挽留著,神情非常的活潑,昌隆帝彷彿正聽到妙處,現在正笑容滿麵,中間馮浥塵正捧著茶遞疇昔。因想要表白隆冬這個主題,畫上人皆披紗而坐,透過薄紗,內有裲襠繫帶裝。

當然,必定也有那想趕著往上湊趣的,偏皇上又看不上,因而纔想出了這麼一個點子。

劉淑妃公然拿來一副畫。

可評審成果下來的時候,兩人都隻獲得了一個“尚可”的評價。

永福一臉不敢信置的模樣,“皇上想要人入宮,直接選秀不就行了?”

王琳芝想了一下,便將之前的槐樹改成了柳樹,乘涼的仕女換成了垂釣的雅士,挽著褲子坐在水邊的石頭上,雙腿浸在清冷的河水中,中間的茶具換成了魚簍,更妙的是雅士的肩上還安息著一隻魚鷹,中間臥著一隻伸著舌頭的大黃狗,遠處的水麵上幾個玩皮的孩童正在水裡玩耍。

劉淑妃掩袖笑了起來,“陛下本日表情好,召了一群王謝公子在那邊的清冷殿裡消暑,傳聞這畫是雲先生的嫡傳弟子做出來的。”

她畫完,剛好永福也完成了,永福畫的是副水清蓮香的圖。碧荷連天,荷花恰好,魚兒悠遊在水中,色彩清爽,讓人觀之頓覺表情愉悅。

永福便有些躊躇。

她們一過來,淑慎便也跟著過來了。

一副夏趣圖活脫脫就在麵前,讓人不自發地也想尋一隻釣竿,坐到河邊乘涼去。

淑慎落了單,便跟王琳芝和永福做了伴。

現在寧王一向病著,昌隆帝便將他留在了都城將養著,柔嘉現在正住在寧王府,可她俄然之間就和淑慎冷淡了起來,反倒和鳳香公主非常親熱。

王琳芝知她是感覺水裡的吳九娘不幸,不由多用了些力量,將人拉離了人群,才悄聲道:“放心吧,死不了!”

鳳香也帶了一名吳家遠房的小娘子吳九娘入宮,彷彿早將吳惠妃給忘到煙消雲外了。

拚的不但是運氣和心機,更首要的是手腕,不狠隻能被彆人踩在腳上麵做墊腳石。

永福細細一想,便加快了腳步,等下那保護救了人上來,一樣是衣裳薄!

王琳芝苦思半日,終究畫了幅仕女古槐樹下喝茶,主子在中間打扇的圖。

“夏天衣裳薄,等下吳九娘會感覺不美意義。”王琳芝委宛地提示她。

哪想雲先生看了,也冇給任何評價,隻道:“禮部有官員上書反應,既然是測驗,就必須公道,爾等在家裡做的畫十足不算,自備了顏推測宮裡在各位大人的見證下比試。”

等了好久,終究有侍衛過來,欲跳下去救人。

“叨教,這是哪位畫出來的?”王琳芝問道。

鳳香公主倒是冇走,如何說此人也是她帶進宮來的,當初更是承諾了要將吳九娘送到皇上身邊做寵妃,就這麼落了水,她實在難以甘心。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