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塞北大熟。跟著多量軍資糧秣的配送,一同達到河北火線的,另有繼發而來的三萬援兵,天子的果斷之心不言而喻。未幾,韓雍及胡崧二部,在黎城勝利會師,再加上石生業已兵圍濮陽城下,黃河以南的趙國權勢幾近被掃蕩一空,秦軍物質充沛,士馬歡娛,號稱二十萬兵力,置邯鄲三萬趙軍於不顧,開端大張旗鼓進逼鄴城。
親將等忙躬身報命而去。世人的目光,不由都集合在楊堅頭身上。卻見楊堅頭子瞪口呆,望著韓雍,半張著嘴卻說不出話來。
全軍高低,目睹隻衝要犯軍紀,如楊堅頭這般大將,都幾乎死在韓雍刀下,若不是最後天子都不得不撇開身份親身來私信求免,幾近冇有能夠逃脫。世人不由震悚,因而日夜警戒,恐怕本身也落入法網當中。
砰的擂桌巨響,眾將駭了一大跳。麵麵相覷一番,還是有人硬著頭皮站起來求免,連夙來與楊堅頭不睦的雷七指,也連連勸諫。韓雍二眉倒豎,厲聲叱道:“本帥統兵如指臂使,縱橫天下近二十年,憑的就是軍紀嚴明令行製止。爾等休得聒噪,衛士速去行刑!”
楊堅頭麵色紅紅白白,說不出話來。韓雍將頭點點,嗓門一提道:“汝既無話可說,甚好。來人!將罪將楊堅頭推出門外,斬首示眾!”
楊堅頭眉間狂跳,忍不住辯道:“那黎城守將蘭勿提,追擊就追擊,卻過分放肆嘴裡一向不乾不淨,辱我先父,我這三名部下,實在不忿纔回身返鬥的。蘭勿提最後也被末將我親身斬殺,如何也算將功折罪,大元帥又為何當真殺他三人?”
韓雍嘿然不語,神采間終究有些和緩。多柴察言觀色,又接道:“依下官之見,當上疏朝廷,叨教聖裁方好。”
不數日,京中欽使飛馬馳到,竟然是周盤龍的宗子周安。見是他,眾將不免有些震驚心胸。周安恭恭敬敬向韓雍行了禮,帶來的卻不是聖旨,而是高嶽寫給韓雍的私信。
兩邊將校數十人,正襟端坐,大氣也不敢出。正中上首,大行台韓雍,頂盔摜甲,臉孔沉肅,目光鋒利。階下,四名健卒正反捆著一員將領,視之,竟是楊堅頭。
河北。漳水北岸。秦軍大營。
跟著黎城被強攻而下,三百裡外的重鎮邯鄲城,便可毫無停滯的長驅而至。而邯鄲城乃是往北直攻襄國、往南直攻鄴城的關鍵,首要性不言而喻。黎城被攻破的當日,趙國皇太子石邃便率三萬軍隊趕赴邯鄲駐守,彆的,趙帝石虎兩相衡量,也已臨時放棄遼西戰事,親身率軍疾行南下,意欲阻擊秦軍的咄咄逼人之勢。
韓雍麵沉如水,將手一揮:“掛起示眾!”
斯須,帳外又有親將出去,大聲稟報:“啟稟大元帥,罪將劉昌、李準、魯光三人,皆已伏法,特請大元帥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