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雄圖_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且說到了太寧三年年底的時候,天子司馬紹病重,不久後駕崩,享年才二十七歲,追諡為明天子,廟號肅宗。皇太子司馬衍繼位,年方五歲,由三朝元老司徒王導、新貴外戚中書令庾亮等七大臣共同輔政,但此時朝廷統統政務都由庾亮終究決策決計。

石生思忖很久,方纔皺著眉道:“我們這條線,看來是斷了,長安臨時冇有我們的首要耳目了。不過也冇乾係,我們將目標換換,能夠從另一麵動手……如許,你去如此如此安排一下,一旦有機遇便當即動手!”

蒯老三悄悄搖點頭:“世人皆說我內衙專擅暗害之道。固然此話不假,但實在真講起來,暗害那裡像販子中傳言的那樣簡樸!培養一個心智、手腕、察言觀色另有膽略都過硬的殺手,已經是很不輕易的事,更不要說,大多時候,常常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就是始終找不到合適機會來詳細操縱,局麵瞬息萬變,機遇確切稍縱即逝,以是暗害的勝利率實在是很低的,目標的職位越高,越是極難到手。”

庾亮乃是天子司馬衍的母舅。他下台在朝後,一改疇前王導的寬和之風,改以峻厲峻急之法,且庾亮本身又自命不凡,常常聽不進各種規勸,故而導致大失民氣。朝廷內,南頓王司馬宗等權貴心胸不滿;朝廷外,豫州刺史祖約、荊州刺史陶侃、曆陽內史蘇峻等強藩更是怨氣沖天,朝野高低一度混亂。

但石趙也冇法儘儘力來專攻關中謀取長安。撤除東北方向的段部、青州方麵的軍閥徐龕、南邊的東晉豫州刺史祖約等各處隱患還在外,一個首要啟事,乃是北方的秦國盛州,不斷地出兵南下襲擾,也牽涉了趙國的很大一部分精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