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逐鹿_六十七節 離間計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車胤剛進王國寶府時嚇得渾身冒汗,此時也穩住了心神,一邊道:

晉室高祖宣天子司馬懿裝病臥於府中,趁前魏曹氏一族出城拜祭先人時,策動政變,這才改朝換代,建立了晉朝,曹爽當時本為魏朝輔政大臣,手握魏朝精兵,確聽信司馬懿的誘言,放棄兵權,後被誅殺。

孝武帝駕崩,司馬道子任太傅,為了把持朝堂,原打算分兩步完成。

“司馬太傅收到檄文後,對此事不聞不問,明顯已存棄車保帥之心。”王珣趁機挑拔道:“現在安帝為君,王大人在王恭出兵前,必然要自請免除官職,早早將禍事推出去。”

“王恭在檄文中指責王大報酬官不正,私調府兵,若王大人自請免官,冇了官名,王恭便無可指責之詞。”王珣出計道。

“太傅賢明。”王國寶和庾楷是老瞭解,立即說:“現在未到魚死網破時,能不動兵器就不動兵器,豫州刺史庾楷這小我太厚利,要他出兵拱衛建康,得有呼應的好處,這個好處還必須是好好的。”

司馬道子不焦急,王國寶可焦急了,如熱鍋上螞蟻普通,每天豎起耳朵等司馬道子的召見,卻一等不見動靜,二等還是不見動靜,隻聽到東府中酒宴舞曲仍然,隻能叫來堂弟王緒商討。

“下官識短無計,求兩位大人詳細指條活路。”

“王恭這叫順杆爬,先找個小藉口,率北府軍兵不血刃的進了建康城再說。”王緒解釋道:“司馬太傅現在裝聾做啞,他是醉胡塗了,妄圖扔出咱倆丟車保帥,等北府軍進了建康城,他連哭的機遇都冇有。”

“王大人,王恭一貫忠正樸重,絕非濫殺之人。”王珣笑了笑,說:“而王大人的官兒也小了點,比不得曹爽,曹爽乃當時魏朝輔政大臣,現在朝中司馬太傅才氣與曹爽並肩相論。”

檄文鋒芒隻指王國寶,涓滴冇提太傅司馬道子,司馬道子看完檄文後,心中猜疑不決,立即將老臣王珣叫來問計。

數十今後,京口一紙檄文,引得天下側目,檄文乃京口建威將軍王恭所發,名為清君側,內容則直指王國寶。

“王恭自京口收回一道檄文,王大人可否曉得?”

“老臣略知一二。”

王緒道:“哥哥現在手握東府之兵,先以司馬太傅之名,傳大臣王珣和車胤來府中議事,將二人殺死,將司馬太傅拖下水,讓太傅和王恭交上手,然後再走一步,看一步。”

臣王恭性然駑鈍,確知春秋之時,趙鞅為誅殺君王身邊的奸臣,而鼓起晉陽之甲士,臣也效仿前人之義,發兵以清君側!”

“如許真行?”

先帝駕崩,其夜叩宮門,意欲點竄遺詔,所幸皇室睿智,使其計敗,後又私調東宮府兵,廢弛朝製,私德不檢,對胞兄視同仇敵,各式誣告,反與其堂弟王緒沆瀣一氣,互為表裡,不忠不義。

“快說說觀點。”

翌日,王國寶效仿前人負荊請罪之舉,帶領百口人到皇宮門口跪叩,上書安帝,自哀辭職,擺出一付寒微姿勢。

“不管最好。”王珣道:“太傅大人自可回府酒照喝,曲照聽,王氏一族的內鬥千萬不要伸手多事,自惹費事。

王國寶平生隻懂湊趣獻媚,先湊趣司馬道子,轉又湊趣孝武帝,最後又轉為湊趣司馬道子,若論如何奉迎獻媚,他有一千種體例,但若論軍政大事,則無任何策畫,現在聽車胤和王珣的一番話,遂換了神采,要求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