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宋_第五十二章 為官之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從劉光世行轅出來,頭頂上雨小了些,頭頂的天空也亮開了。如果不出不測,這場連綴多日的秋雨也將結束。

“劉平叔如此為報酬官,若某學他,遲早要被憋死。這宋朝,這官家必然有甚麼題目,要不,緣何有前番靖康國難?”

王德這一句話叫人大為難堪,酈瓊皺起眉頭:“王夜叉,你說甚麼。現在,李成受了招安,官家命他受太尉節製,提及來王慎那一起人馬也屬於我淮西軍。此次大勝,滿是太尉運籌帷幄之功,滿是我淮西軍高低用命之功。”

要曉得,濟南軍可有十萬之眾,蟻多咬死象。何況,人家可不是善岔,淮西軍可冇少在李昱部下刻苦頭。

他感喟一聲,說:“向來朝廷最忌諱的就是我們這些帶兵之人,就算你功績再大,職位再高,還能比得過當年的狄青?在文官們眼中,我們隻要手上有兵,就是藩鎮。國寶,我且問你,我們這類武人該如何仕進?”

他此人一貫心直口快,常日裡也獲咎了很多人。

“如何?”劉光世寫完奏摺,蓋上江東宣撫使司的大印以後,轉頭笑吟吟地問。

但是,這麼多人馬駐在長江以北,竟然被李昱的賊軍吃得死死的。劉太尉好象也冇有任何進取之心,整日躲在楚州城裡。一遇賊軍來襲,隻命酈瓊和王德領小股兵馬出營虛晃一槍,應個景了事。

一個古怪的動機從貳心頭生起,旋即讓這個淮西軍大姥盜汗淋漓。

“甚麼?”不但劉光世和酈瓊,就連其彆人都驚撥出聲。

大師麵麵相覷,冇有人說話。

易傑那條命又該往那邊報?

大要上,他裝出一副推心置腹的神采,低聲道:“平叔,自你起兵以來,先是在河南府戰李成,後在淮北討伐李昱,固然捐軀極重,可屢嘗敗績,朝中已有換帥之聲,你的職位已然不穩。”

從戎吃糧,吃糧從戎,也就是個生髮活路,也犯不著和李昱那群窮凶極惡之徒冒死,劉太尉對我們弟兄倒是有恩有義。碰到這麼個下屬,也是大師的福分。

正坐在上麵的阿誰歌女和樂工也側耳聽來。

一個幕僚走了出去。

酈瓊俄然冷下臉去,劉平叔如此行事豈不是將這件大功儘數許給王慎?

王德這才暴露一絲笑容,拱手道:“太尉說得是,部屬這就下去籌辦,兵發淮北。”

合著淮西軍十萬將士這半年來在淮北和賊軍辛苦對峙,頂著被人說成悲觀避戰的惡名,最後就成全這個小子?

酈瓊乃是西軍白叟,拋開他的品德不說,內心中還是湧動著一股甲士的剽悍之氣。

劉光世走到案前,提起筆,略一思考,就在奏本上緩慢地寫了起來。

說到這裡,劉光世來了興頭,對勁地說道:“國寶,我這幾年吃了這麼多敗仗,可官家對我還是信賴,乃至冇有涓滴的責備之意。事理很簡樸,陛下曉得我此人呀兵戈不成,換成一個能打善戰的人,如果有了貳心,官家放心把這麼多軍隊和這麼大地盤交給他嗎?以是啊,某吃的敗仗越多,獲得的信賴越多。因為官家曉得,隻要他情願,隨時都能把某給換下去,也不會有任何後患。”

按說,如果是平常,酈瓊說出這番話來,大師都該上前恭賀。但這仗明顯和淮西軍冇有任何乾係,搶人功績,實在說不疇昔呀!

“好了,好了,子華你也不要負氣,自家人鬨甚麼。”劉光世刻薄一笑:“此戰的功勞儘歸李成,儘歸王慎,某頓時就上書官家,為他們請功。你的心機某天然曉得,男兒大丈夫,功名當從頓時取。現在,李昱授首,十萬賊軍散落兩淮,需防備他們反叛。你等都退下去籌辦,我淮西軍動一動,以往喪失的城池也要收回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