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服從。”
景福帝偏不承諾。他冇將太子挫骨揚灰,已經算是格外開恩。還想得寸進尺,的確不曉得死字如何寫。韓閣老看準機會,適時的站出來,替景福帝排憂解難。想想看,韓閣老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又為官那麼多年,那辯纔可不是普通人能比的。引經據典,侃侃而談,將太子降爵硬生生的說成了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彷彿死了的太子不降爵,這個國度立馬就會為冇頂之災一樣。可見韓閣老的手腕如何短長。
韓閣老在一旁看戲,好的很,這還真是一個機遇。如果操縱恰當,說不定這一次還真能將首輔大人拉上馬來。屆時,首輔這個位置,舍他其誰。有了這個籌算,韓閣老就心動了起來,操縱手中的資本,開端在朝中煽風燃燒。當天,送到天子麵前的奏摺,十有八九都是讓天子收回成命,遵循祖製和禮法的。這讓景福帝格外的氣惱,的確恨不得將這些上奏摺的人全都砍了。又聽聞很多老固執都去了首輔大人的府邸,不曉得在說些甚麼,估計是在串連,想要將事情鬨大。頓時景福帝就有種想要弄死首輔的心機。
太子沉默以對。是的,他不能說出本相。隻因為本相過分不堪,過分要命。歸正他都要死了,想來景福帝不會過分難堪他的。太子就是這麼想的。
次日早朝,不等朝臣們開口,景福帝就率先提及彆的事情。此事不大不小,不過因為乾係到首輔大人,以是還是要慎重一點。有禦史彈劾首輔治家不嚴,私德不修。直白一點說,首輔大人的家人有仗勢欺人,強買強賣的行動。同時首輔大人身為百官之首,按理該以身作則。卻不想,七老八十的人了,還納妾,還是個年方十六的小妾。若僅僅隻是如此就罷了,要緊的是這小妾同首輔大人的兒媳婦有些親戚乾係。因為這事,首輔大人家鬨了好些日子,內宅一向不平穩。本來這事情放在常日裡,不過是無傷風雅的一個小事情,最多被人諷刺幾句。但是這會景福帝故意要清算首輔大人,就是芝麻大的事情,也要拿出來慎重其事的說道說道,讓禦史們正兒八經的停止彈劾。
然後走到大殿,對著跪在地上的太子,就是利落的一腳,“冇用的東西,竟然對女人脫手,真是長進了。說吧,究竟產生了甚麼事情,讓你恨不得殺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