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風流_第八六七章 真正的遺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鑒於朱載坮年紀尚幼,即位以後難以親政視事管理國度,朕經沉思後作以下安排,授宋楠、張侖、楊一清、陸機為顧命四臣,幫手新君摒擋國事,至新皇視事親政為止。特加張侖太子太保銜、加楊一清文華殿大學士入內閣。四顧命之臣須得對新皇悉心教誨,宋楠以顧命首臣負首責。鎮國公宋楠多年來為大明鞠躬儘瘁勞苦功高,可貴的是居功不傲對朕忠心不二,朕心甚慰;今授宋楠鎮國郡王之爵、加太保、授奉天殿大學士銜,朕望宋楠記得承諾朕的話,不負朕之重托,經心全意幫手新皇,讓我大明蒸蒸日上,朕也好泉下告慰列祖列宗。”

張太後神采慘白站在一側的黑暗裡,身子搖搖欲墜,一旁的康寧伸手扶她,卻被她甩手擺脫,倔強的本身站立在原地。

這是第一次從正德的遺詔當中確認了有一份假遺詔的存在,之前在養心殿前,大多數官員聽宋楠說楊廷和等人手中的遺詔是假遺詔的時候,都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與其說他們太信賴楊廷和不會做出這類事,還不如說他們實在是對宋楠的架空和不信賴。即便宋楠有鼻子有眼的背誦出那遺詔的內容,很多人也隻是把此事當作是宋楠的狡計。而現在,皇上的遺詔上點出此事,官員們大為震驚,楊廷和這個世人眼中的完美人物,竟然做出這類大逆不道之事,當真匪夷所思。

“鑒於朝中情勢,朕不得不做出應對,我大明江山從父皇手中傳入朕手,而朕也要穩穩妥妥的將他傳下去,任何對於大明社稷的覬覦微風險之行,朕都決不答應,哪怕是朝中重臣,宮中嫡親,你可對朕不仁不忠,但不成對大明社稷不仁不忠,這是朕的底線,這是朕最後的態度。”

“朕將分開人間,朝中政務有宋楠楊一清張侖等人主持,朕是放心的,朕也信賴宋楠等人不會孤負朕的希冀;對大明社稷而言,朕可放心。朕獨一不能放心的便是母後和康寧;這數年來,太後所作所為讓朕極其絕望,雖有人操縱太後達到小我目標,有受人勾引之嫌,但太後違背祖訓後宮參政,幾給朝廷變成大禍,讓皇嗣之位差點落入狼子之手,朕實痛心不已。”

遺詔的宣讀還在持續,宋楠的聲音還在廣場上迴盪,一字一句清清楚楚的送入群臣和數萬軍民的耳朵裡去。

世人也同時明白了遺詔的用心,這是讓宋楠同時具有了勳戚高爵,武將之遵以及文臣之極的身份,也就是說,宋楠將能夠魁首群臣,發號施令,不管文武官員還是宗族勳戚。

“吾皇萬歲千萬歲!”群臣伏地叩首,大聲大喊。這份長長的遺詔終究唸完了,統統人的心中都翻滾不休難以安靜,大師都明白,這份遺詔宣佈了一個新期間的到來,不但是新皇即將到來的改朝換代,也是宋楠執掌朝政的期間,從現在起,宋楠就是大明朝實際意義上的第一人,正德在遺詔當中明白建立了這一點。

不管如何,此事已經板上釘釘,宋楠也得空去想這麼做的對與錯;但終歸是有些心虛,以是才如此存眷群臣的反應。冇想到的是大師都很安靜,彷彿這朱載坮本就該擔當皇位普通,這讓宋楠完整的放下心來。

張太後嚴峻的舔著紅唇,啞聲道:“準鎮國公之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