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兵力上也是投入了大量的兵馬駐守,西北之地現在的格式便是一總製三巡撫九總兵之格式,在寧夏鎮一帶集結了寧夏三衛近兩萬兵馬,且離之不遠的靈州衛和寧武衛兩衛人馬隨時可聲援,若起戰端,朝夕之間便有五衛三萬人馬投入戰役,不成謂不正視。
再往前所經無大城,除了村落和小鎮以外,便是在賀蘭山東南的寧夏鎮了,從地理位置上來講,寧夏稱為西北第一要塞毫不為過,此鎮西北有賀蘭山為樊籬,東南有黃河為通途,好像一顆釘子釘在大明西北,反對著韃子南下的腳步。
並且,寧夏鎮錦衣衛千戶所所轄十八名錦衣衛死於非命,這也一樣的不成設想,這當第四五三章相見
“回批示使大人,楊大人尚在寧夏鎮,楊大人的脾氣倔強,即便在寧夏鎮行事不順,身家也遭到數次威脅,但仍舊對峙留在寧夏鎮不回。數日之前,寧夏鎮事發之時,卑職曾去寧夏鎮一趟,和蔣千戶苦勸,但楊大人就是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