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作品集(簡體新版)_第109章 碧血劍(109)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袁承誌眺望藏邊,心懸阿九,無可何以下,隻得率同青青、何惕守、啞巴、羅立如、焦宛兒、安小慧、安大娘、崔希敏等人,及孟伯飛父子、胡桂南、鐵羅漢等豪傑,以及少數情願隨他出海冒險的崇字營殘存人眾,上船揚帆出海,得了洪勝海的渤海派眾海盜之助,遠征異域,終究在外洋斥地了一個新六合。恰是:

次晨清軍又再來攻,崇字營守住險要高地,清軍馬隊無所用武,攻了一天,不能得逞,就此退兵了。

袁承誌環顧四方,心灰意懶,目睹各地擁兵將領紛繁降清,明軍敗兵多數編入了清兵漢軍旗,清兵更加勢大。本身決不降清,但兵財俱缺,有力伶仃抗清,又不能去川陝憑藉張獻忠。他空有一身驚世駭俗的武功,卻無處罰邦國大事的機謀韜略,最後必將死難就義,就和爹爹及史閣部那樣,當此國難綦深之際,也無彆的運氣。但看到青青、何惕守、焦宛兒、安小慧等玉貌紅顏,如花盛放,豈莫非要這些巾幗女兒,也都為國捐軀?轉念又想:“男兒就義,女兒也同時殉難,分甚麼相互?”心中俄然轉過一個動機:“幸虧阿九遠在藏邊,她偶然會想到我麼?”實在他自該推測,阿九朝思暮想,便在等候他袁承誌到來,豈僅“偶然想到”罷了。

孫仲壽道:“韃子兵騎射工夫了得,我們是鬥不過的,自從宋朝以來,便是如此。當年嶽飛嶽爺爺以是能打贏金兵,便是本身先練好了嶽家軍的武功,朱仙鎮一戰,才氣打得金兵落荒而逃。”羅大千道:“是啊!以是疇前袁督師不竭要跟皇太極媾和,要偶然候來練袁家軍的武功,但是昏君反冤枉督師與仇敵媾和是‘通敵’。我們眼下倉促進軍,要練武功是來不及了。固然已不是烏合之眾,但人數遠遠不及清兵。”

洪勝海當即跪倒,說道:“袁相公,小人知錯了,多謝你開恩饒了我這遭,小人此後不管如何不敢再犯。小人不配再去帶兵,請你開恩留我在你身邊,仍像疇前一樣,做個奉侍你的長隨。”袁承誌揮手道:“你還是去罷,不守軍紀的事,我本身也有不是,我不怪你了。你跟著我,也不過跟著我一起死。”

清軍白、藍、鑲白旗三旗精兵由英親王阿濟格親身批示,乘夜來清除崇字營殘兵,攻山一戰,仗著騎射淩厲,大獲全勝,崇字營兵將幾全遭毀滅,隻青青、啞巴、焦宛兒、崔秋山、安大娘、安小慧、崔希敏等少數武功較高之人,幸得何惕守找到一個隱僻的山洞,躲了起來,而宛兒、崔希敏等人也已很多受傷。英親王阿濟格給袁承誌扠住頭頸,扭上馬來,當時袁承誌已身中數箭,勁力全失,阿濟格才幸保性命,但也已嚇得魂飛魄散,鬥誌全失。副批示準塔都統得知英王爺幾乎陣亡而本身無傷,忙搶過刀來,在本身臉上腿上砍了兩刀,顯得本身亦受重傷,既已大獲全勝,忙即出兵,不及清理疆場,便趕去服侍阿濟格。

因而命眾海船開向南岸大清河口,在鐵門關外洋停靠等待,他創傷病癒,便回上華山,告彆師父,稟明掌門大師兄要到外洋暫居,待局勢有變,再來獻身報國。沙天廣、程青竹、崔秋山等豪傑不肯去國闊彆,便彆離覓地占山落草,大家宣誓遵循“不降韃子,不投朝廷,不跟闖王,不害良民”的十六字訣,與承誌等揮淚而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