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應熊沉吟未答。他部下十六人中有一人越眾而出,向康親王躬身說道:“啟稟王爺:小人們技藝寒微,不是康王爺府上徒弟們的敵手。我們伴同世子來京,隻是奉侍世子的起居飲食。平西王叮嚀過的,決不成獲咎了京裡王爺大臣們的侍從。這是平西王的將令,小人們不敢違犯。”康親王笑道:“平西王可謹慎謹慎得很哪!本日隻是演一演武,又不是打鬥肇事。你們王爺問起,說是我定要你們脫手的好了。”那人又躬身道:“王爺恕罪,小人不敢受命。”
吳應熊舉起酒杯,說道:“康王爺神箭,晚生佩服之至。敬王爺一杯。”世人都舉起酒杯,飲儘為敬。康親王大喜,心想:“小桂子這小傢夥知情見機,難怪皇上喜好他。”
世人都興高采烈,瞧著吳應熊部下的十六名侍從,均知這雖是武師們一對一的比武,實則是康親王戰役西王兩處王府的賭賽。這瘦子齊元凱剛纔露了這手工夫,武功確然了得,恐怕雲南軍人一定有人敵得過他。
多隆笑道:“小王爺這可說得太謙了。你瞧這兩位太陽穴高高鼓起,內功已到了九成火候。那兩位臉上、頸中肌肉糾結,一身上佳的橫練工夫。另有那幾位滿臉油光,背上垂的大辮子多數是假髮打的,你如叫他們摘下帽子來,定是禿頂無疑。”吳應熊淺笑不答。
康親王笑道:“可否請世子叮嚀這幾位尊駕,將帽子摘下來,讓大師瞧瞧多總管的猜測到底準不準?”吳應熊道:“多總管目光如炬,豈有不準的?這幾名親兵,的確練過金頂門的工夫,但工夫冇練得到家,頭上頭髮還是很多,摘下帽子,不免令他們當眾出醜,望眾位大人包涵。”世人哈哈一陣大笑,既見吳應熊不肯,也就不便勉強。
康親王原要誇耀,便叮嚀侍從:“這邊再開兩席,請神照上人他們出來退席。”
世人驚詫失容。
姓郎的神采非常難堪,走是走不脫,上前脫手又和他武功相差太遠,一時手足無措。那瘦子拱手道:“郎兄請坐。王爺叮嚀我們練幾手,咱兩個這可不是練過了嗎?”說著便坐入右首一席的原位。世人又均喝采。姓郎的滿臉羞慚,低頭入坐。
少頃侍從托著一隻大木盤,盤上墊以紅綢,放了二十隻五十兩的大元寶,銀光閃閃,甚是刺眼,站在康親王身邊。康親王笑道:“眾位武師露了工夫,該當有個采頭。這位朋友,請過來拿一隻元寶去。”那瘦子走上前來,請了個安,從康親王手中接過一隻元寶。
世人哈哈大笑,都說韋小寶的設法非常風趣。韋小寶又道:“金頂門的徒弟們,想必隨身都要帶一把算盤,不然算開端發來可不風雅便。”世人又是一陣大笑。
康親王更加憤怒,轉頭說道:“神照上人、齊徒弟,他們雲南來的朋友硬是不肯賞光,我們可冇體例了。”
康親王是個愛熱烈之人,說道:“多總管這主張挺高。讓兩邊武師們參議參議,勝的賞兩隻大元寶,不堪的也有一隻,把元寶放在桌上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