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寶道:“不過楊溢之說,彆的有一件事不易辦。”康熙問:“又有甚麼古怪?”
韋小寶道:“多謝皇上掛念,又派了禦前侍衛來找尋主子。那惡尼姑開初非常活力,向我拳打腳踢,厥後我說皇上是鳥生魚湯,是大大的好天子,殺不得的。她卻說了很多大逆不道的話。我讚你一句,她就打我一記耳光。厥後我不肯吃麪前虧,隻好悶聲大發財了。”
韋小寶進宮之時,早已想好了一肚子大話,又道:“那姓楊的名叫楊溢之,跟那尼姑提及沐家這會事,說道皇上年紀雖輕,見地可勝得過鳥生魚湯,聰明聰明,的確就是神仙菩薩下凡。尼姑將信將疑,對我就看得不如何緊了。一天早晨,楊溢之和尼姑在房裡說話,我假裝睡著偷聽,本來這尼姑來行刺皇上,公然是有人主使。”
康熙勃然變色,道:“有這等事?”台灣和雲南兩地,原是貳心中最大的隱憂,冇想到鄭吳二人竟會勾搭暗害,鄭克塽到雲南之事,直到現在方知。
康熙哈哈大笑,他自知當日若非韋小寶這麼一擋,定然給白衣尼刺死了,這小傢夥如此忠心,卻又不居功,當真可貴,笑道:“你小小年紀,官兒已做得夠大了。等你大得幾歲,再升你的官。”韋小寶點頭道:“我也不想做大官,隻盼常常給皇上辦事,不惹你活力,那就心對勁足了。”
九難點頭道:“削髮人多有不便。”帶著阿珂和韋小寶,逕行上車。鄭克塽茫然失措,出聲不得。阿珂頓時紅了雙眼,差點冇哭出聲來。韋小寶儘力板起了臉,悄悄禱祝:“師父長命百歲,多福多壽,阿彌陀佛,菩薩保佑。”問道:“師父,我們上那邊去?”
康熙點頭道:“你給她打死了也是白饒,這惡尼姑到底是甚麼來源?她來行刺,是受了何人教唆?”
韋小寶一陣打動,頓時便想透露真情:“彆的五部經籍,都在弟子手中。”但隨即轉念:“小玄子跟我是過命的友情,我如幫著師父,毀了他的江山,讓他做不整天子,那不是太也冇義氣嗎?”
九難點頭道:“不錯,是為了那幾部經籍。”頓了一頓,緩緩道:“我此次身受重傷,很有感到。一小我非論武功練到甚麼境地,力量總偶然而窮,天下大事,終須群策群力,眾誌方能成城。群雄在河間府開‘殺龜大會’,我細心想想,就算殺了吳三桂奸賊一人,江山還是在韃子手中,大師不過泄得一時之憤,又濟得甚事?倘若取齊了經籍,斷了韃子龍脈,號令普天下仁人誌士共舉義旗,當時還我大明江山,纔有希冀。”
韋小寶一麵孔的恍然大悟,說道:“本來如此。當時主子越聽越氣,心想這江山是皇上的,他姓吳姓鄭的是甚麼東西,膽敢想來平分皇上的天下?楊溢之說,台灣姓鄭的派了他的第二個兒子,叫作鄭克……鄭克……”康熙道:“鄭克塽。”韋小寶喜道:“是,是。皇上甚麼都曉得。”
韋小寶道:“主子不知她受誰教唆。當時候她抓住了我,用繩索綁住了我雙手,彷彿耍猴兒般拉著走。皇上,我嘴裡不敢罵,內心卻將她十七八代祖宗罵了個夠。”康熙笑道:“這個天然,那另有不罵的?”韋小寶道:“她拉著我走了幾天,幾次想殺我,幸虧在道上碰到了一小我。此人跟主子大有友情,幫我說了好多好話,這尼姑纔不打我。”康熙奇道:“那是誰?”韋小寶道:“此人姓楊,是平西王世子部下的衛士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