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莫非:“上北京去。”過了半晌,冷冷的道:“那姓鄭的如果跟來,誰也不準理他。那一個不聽話,我就把那姓鄭的殺了!”
九難見他有遊移之色,隻道他擔心不能勝利,說道:“這件事本來難期必成。大師經心極力,也就是了。這叫做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唉,也不知朱家是氣數已儘呢,還是興複有望?這數十年來,我早已萬念俱灰,塵心已斷,想不到遇見了你和紅英以後,我本不想理睬國度大事,國度大事卻理到我頭上來。”
康熙微微一笑,心想:“小桂子弄錯了,定是江西,不是陝西。”雙手負在背後,在書房中踱來踱去,交來回回走了十幾趟,俄然說道:“小桂子,你敢不敢去雲南?”
韋小寶道:“師父,你是大明公主,這江山本來是你家的,給人侵犯了去,非得搶它返來不成。”
康熙點頭道:“你給她打死了也是白饒,這惡尼姑到底是甚麼來源?她來行刺,是受了何人教唆?”
康熙點了點頭,道:“這件究竟在有點傷害,不過你年紀小,吳三桂不會如何防備。那楊溢之又是你朋友,定會照顧你。”
康熙站起家來,大聲道:“本來這廝跟台灣的反賊暗中也有勾搭。”韋小寶問道:“台灣鄭家是他媽的甚麼王八蛋?”康熙道:“那姓鄭的反賊占有台灣,不平王化,隻因遠在外洋,一時不易安定。”
九難點頭道:“你聰明機警,或能辦成這件大事。這一樁大功績……”說到這裡,歎了口長氣,目光中儘是鼓勵之意。
康熙喜道:“這兩人倒深明大義哪。”
康熙大喜,拉住了他手,笑道:“他媽的,如何明天賦返來?我日日在等你。我先前一向擔心,怕你給那惡尼姑捉了去,小命兒不保。前天聽到多隆回奏,說見到了你,我這才放心。你如何出險的?”
韋小寶道:“待弟子先行混進宮去,豎起了耳朵用心密查,說不定老天保佑,會聽到些甚麼線索。”
康熙淺笑不語。他近年來一向在籌劃將台灣收歸版圖,鄭家父子兄弟,以及台灣的軍政大事、兵將海船等景象,早探聽得清清楚楚。
康熙點了點頭。韋小寶又道:“楊溢之說,皇上待百姓好,如果……如果害了你,吳三桂做了天子,他本身雖可做大官、做大將軍,天下百姓卻要吃大苦了。那尼姑心腸很軟,講究甚麼慈悲,想了好久,說他的話很對,這件事她決定不乾了。二人商籌議量,說道吳三桂如再派人來行刺,他兩個暗中就把刺客殺了。”
康熙拍拍他肩頭,道:“很好,很好。你好好為我辦事,我很歡樂,怎會活力?那姓楊的跟那尼姑還說些甚麼?”
韋小寶一麵孔的恍然大悟,說道:“本來如此。當時主子越聽越氣,心想這江山是皇上的,他姓吳姓鄭的是甚麼東西,膽敢想來平分皇上的天下?楊溢之說,台灣姓鄭的派了他的第二個兒子,叫作鄭克……鄭克……”康熙道:“鄭克塽。”韋小寶喜道:“是,是。皇上甚麼都曉得。”
阿珂驚問:“師父,為甚麼?”九莫非:“不為甚麼。我愛平靜,不喜好旁人嚕囌。”阿珂不敢再問,過了一會,俄然想到一事,問道:“如果師弟跟他說話呢?”九莫非:“我一樣把鄭公子殺了。”韋小寶再也忍耐不住,咯的一聲,笑了起來。阿珂道:“師父,這不公允。師弟會用心去跟人家說話的。”九難瞪了她一眼,道:“這姓鄭的如不跟來,小寶怎能跟他說話?他同我膠葛不清,便是死不足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