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氏閨名聶兆娥。父親聶家老爺歸天時隻留下三間鋪子,年方十三歲的聶氏一麵照顧母親,一麵打理鋪子,兩年後就開了新鋪子,還給小一歲的弟弟訂了婚事。
金赦溫聲道:“四腮鱸魚是兆娥讓人從揚州那邊特地給您老送來的,那些人也是有體例,這麼遠的路程,魚還是新奇的。太湖銀魚是貢品,是宮裡的淑妃娘娘賞的,記得您老最喜好吃銀魚蒸蛋了,便給您送過來了。”
三小我出了春暉堂,就見一個婦人正站在內裡,這婦人三十多歲,梳著圓髻,插了兩支赤金鑲玉葫蘆簪子,手上是對赤金蝦鬚鐲子,潔淨伶落,小巧冇有見過,想來是跟著東府的人一起來的,可看她的穿著打扮,卻又不像是府裡的婆子。
她給三位蜜斯行了禮,琳琅便對小巧道:“她孃家姓林,夫婿聶承恩是我母親的陪房兒子,她現在幫著我母親管著都城的幾間鋪子,聽二哥說你有些事情要用到她,就讓她今兒個一起來了,我和七mm到那邊逛逛,你和她到一邊說話去。”
聶林氏接過那張草圖,看了一會兒,秀眉微微蹙起:“五蜜斯這張圖上畫的宅子,但是城東浚儀街上的那處?”
琳琅正拉著小巧說悄悄話,聞談笑著對焦氏道:“是有日子冇出來了,這會子想祖母想四嬸嬸,也想五mm了,就讓母親帶我一起來了。“
她又回身對金祿家的道:“讓廚房把四腮鱸魚和太湖銀魚都做了,再讓人到京司衙門裡給三老爺帶個話,就說大老爺在我這裡用午膳,讓他中午返來,下午再回衙門去。”
小巧淺笑,對聶林氏道:“也能夠泡茶來喝,或者做香包裝枕頭都行的。”
聶林氏內心有些驚奇,她還覺得這位五蜜斯初度見麵,定會先是查問她一番,畢竟要讓她來經手銀子,查問也是應當的。卻冇想到五蜜斯卻問都不問,反倒擔憂銀子少利潤薄,讓她難堪。
她讓春分搬了繡墩,和聶林氏在廡廊下坐了,打量著聶林氏:“我不常在內裡走動,又不能拋頭露麵,這才請了二哥找個可靠的人來幫我,就怕我這裡都是些盈頭小利,難為你了。”
她帶了杏雨和浣翠,和聶林氏回到她的小跨院。
金赦自幼體弱多病,十五歲鄉試落第以後,便幫著金老太爺打理買賣。金老太爺當時的身材已經很差了,便作主給金赦娶了吳中聶家的女兒。
那日早膳後,東府大老爺金赦佳耦便來了,一同過來的,另有琳琅。
聶氏看著坐在一起的琳琅和小巧,又看看站在一邊的金妤,便道:“快嫁的人了,也還是小孩家的心性,大人們在這裡說會兒家常,琅姐兒帶著兩個mm到內裡玩去。”
“還是大哥和大嫂最曉得老太太的口味,這都城雖說那裡都好,可這兩樣東西倒是有錢也尋不到呢”,這時一向冇說話的焦氏陪著笑對聶氏說,她又看向琳琅,道,“琅姐兒正在備嫁,有日子冇出門了吧?“
金老太太聽了公然受用,眼睛裡有了笑意,口氣卻還是淡淡的:“都是一家人,哪用如許。”
金赦四十有二,青白的神采,他身材比金敏矮了一些,醬色的錦袍穿在肥胖的身子上,顯得空蕩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