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良顏_第一五五章 等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我嫁給相公之前,太太對我說過,都城周邊的田莊、鋪子,今後都是三爺的,三爺是嫡宗子,小三房的家業也是他拿的最多;山東這邊的,歸正金家也看不上眼,她就學親家夫人,今後暗裡裡補助給女兒,或是多生幾個閨女,就給她們分了,如果隻要五蜜斯您一個,那就都是您的。

芬娘說到這裡,已是泣不成聲。小巧親手給她倒了杯茶,她抹抹眼淚。趕緊起家見禮伸謝,小巧淺笑:“你這些年為我娘籌劃,這杯茶我理應敬你。”

如果她冇有記起來,芬娘一家和山東的五家人還不知要等多久。

陪房除了馮新一家,另有彆的五家人,現在有的在田莊上,有的則管著作坊和鋪子,唯獨三家莊子的大管事張長生卻不是陪房。

小巧便問:“你去山東後還返來過?”

聽到芬娘如許說,小巧才問:“我固然在江蘇,但兄長卻在都城,何況這幾年他都在泰山書院讀書,你們為何不去找他?”

芬娘搖點頭:“......這三處田莊都是親家太太私底下給太太做私房的,冇在陪嫁的冊子上麵。金家有錢,也不消太太的銀子做補助,是以山東的這些家業,就連三老爺也不曉得。隻是每年管事們到都城給太太交帳。太太的私房,連三老爺隻曉得太太名下有田有地。卻也隻曉得都城四周的那幾處。卻不曉得山東也有。

芬娘點頭:“那年我家相公又要來都城交帳,我也想來看看太太,我們伉儷倆歡歡樂喜從山東來了都城,一到都城,我們歇都冇歇就去了西府。到了門口我就感覺不對,那門子都換了,不是我之前熟諳的,我就留了心眼,歸正那門子也不熟諳我,我乾脆就說是王喜媳婦的遠房親戚,來給王喜媳婦送些故鄉的土儀。

芬娘道:“我家相公傳聞我要來都城給五蜜斯叩首,就把這些年的帳目全都帶來了,要給五蜜斯過目呢。”

那門子回身出來,冇過一會兒就出來了,說是這府裡就冇有這麼小我。不知蜜斯還記得嗎?王喜媳婦也是太太的陪房,就是容園的管事婆子,她如何會冇有呢。過後我就讓相公到內裡探聽,他花了十兩銀子,才探聽出來,本來太太瘋了,五爺也死了,蜜斯您也給送到老宅去了,這府裡現在是宋姨娘主持中饋,之前太太身邊的人全都給打發了。我一聽就曉得這事不對勁,在都城想了很多體例,可都冇能見到太太,冇有體例,隻能和相公回了山東,見到我家乾老爺子,把這事一說,乾老爺子二話冇說,就親身帶了人又來到都城。

馮新是馮氏的陪房,自是以馮氏馬首是瞻。三處田莊由張長生同一辦理,這也必定是馮氏的意義。馮新年紀大了,馮氏看中了張長生,但她還是不放心,便把本身最信賴的大丫環芬娘嫁了疇昔。她給了芬娘那麼多的嫁奩,就是要讓芬娘被張家人高看一眼,有芬娘幫她守著青州府的這些財產,她比甚麼都放心。

小巧好半天都冇有出聲,她也是那日路過竹林時,偶然中記起母切身邊有個叫芬孃的親信,曾經在這片竹林裡為她撐腰,怒斥了李姨娘。

一一一一(未完待續。)

芬娘口中的乾老爺子,就是張長生的寄父馮新,他們家是馮氏的陪房,他早已兒孫繞膝,在幾家陪房中甚馳名譽。他擔憂有人問趁亂摸魚,便把幾家陪房的人全都叫過來一起籌議,將三家莊子的帳目歸併到一處,先是由他辦理,厥後又交給了張長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