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大子殿下於堂外求見。”寢外寺人入內稟告。
“孩兒拜見父王,拜見教員,見過各位大夫。”正寢裡的人很多,熊荊隻得一個個施禮。
“小臣乃謁者燁,奉大王之命請大子殿下至正寢。”謁者曉得荀況的身份,因此再揖,召節也被他雙手捧出,示之荀況,那節是兩節。君王以銅節召人是周禮,一節為召,二節為重,三節為急。謁者出示兩節銅節,是說大王相召是有要事。
太子傅等因而上大夫(大夫即卿),重視禮容的荀況不懼盛暑,玄衣玄裳的朗讀文章《非十二子》。所謂非十二子,便是它囂、魏牟、陳仲、史魚酋、墨翟、宋鈃、慎到、田駢、惠施、鄧析、子思、孟軻等十二人。這此中,馳名家、有墨家、有法家、有儒家,這些人皆被荀況攻訐。熊荊初聽還不感覺甚麼,聽到最後內心想的越是龐大。
“唯。”謁者聞言將召節還給了寺人,然後退了下去。
“大子殿下如何說?”昭黍問道。
“大子殿下去過曆山,殿下說此地是淮南,必有煤礦。”集尹答道。他並不太清楚熊荊嘴裡淮南的含義,淮南就是清末淮南煤礦地點,他之前不知在哪,現在看來定在這曆山四周。
“祭獻全然遵禮,各神無一缺漏。”工尹刀答道。
“大王,銅綠山礦井很多也逾十丈,最深者近三十丈。”工尹刀進言道:“曆山距郢都不遠,距淮水更近。殿下言,煤鐵之物,首重交通,交通不暢,本錢大增。曆山既有煤渣,當有煤土,隻是需挖的更深。”
“煤渣?”連同熊元在內,大師都有些絕望。十丈,按楚尺就是二十三點一米,挖了這麼深還不見煤,莫不是此地無礦。
“殿下,敢問钜鐵何時可成?”熊荊坐於大王一側就不再是門生了,黃歇需以臣子之禮相問。
“稟大王,大子傅言以學為重,大子課後即至。”謁者回報,召節捧過甚頂。
“敢問殿下,钜鐵若成,兵甲全由钜鐵所製,銅礦銅兵如何?”钜鐵是熊荊弄出來的,以是黃歇想曉得他是如何想的。
黃歇治國老成,钜鐵雖有各種好處,卻也有諸多壞處,以是他請楚王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