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即位以後,大業元年(605)初回揚州。
.......
揚州有山,名為觀音山。
恭維阿諛者近侍高昌,保舉一名為項升者,同屬小人也,其進獻新宮圖一幅,活色縱慾,實是奢豪監獄,但煬帝見後卻大喜,正和他意,隨後便依圖製作。
步入迷樓,令人意奪神飛。
現在立在這百寺當中,隻剩下那孤零零的一座,名也非迷樓,而成了鑒樓,為以警後代。
其山直上一千五百尺,氣勢恢宏,攀雲遮霧,山上佛像林立,耳邊佛音靡靡,淨呼清耳。
觀此樓,便是頃刻,萬千思路儘翻滾而來;豪傑末路,美人長恨,本是千古王朝卻短短四十春秋儘黃土。
迷樓瑩範今安在?唯聽群鴉噪晚風.
但如去工夫似箭,1400年今後的明天,那般宏偉的迷樓已轉眼而去;當年宇文一炬,不幸儘成焦土。
......
山上修建層層迭起,不求於瑕疵,不求於對稱,澎湃大氣,山體之上青鬆怪石玲琅,行路盤曲逶迤;以紅磚鋪路,山道狹屈,蜿蜒峻峭,實是險要無倫比,觀音山居揚州高點,天然製高,立於觀音山頂,便是遠眺江淮南北,東莞美景一覽無餘。
迷樓初成時,壯勢弘大,其內千門萬戶,複道連綴,可謂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幽房雅室,曲屋自通,廊腰縵回,簷牙高喙。
樓,已顯得陳舊,碎瓦舊牆,無所烘托,孤影相隨;偶有鳥雀從天過,卻也是孤鳴一隻。
此樓,名為“迷樓”。
迷樓就如一個冠麗堂皇的監獄,囚禁著數千從官方收羅來的美人,隻進無出,她們運氣慘痛,空有一副絕世麵貌,卻隻能對著鏡子發楞,終其平生也不複見君王。
萬綠叢中一抹紅,繁華想見古隋宮。
相傳迷樓建於隋朝;是隋煬帝暮年興建的縱慾行宮之一。
隋煬帝獨尊帝威,愛好豪侈,在迷樓初建成時,便命人光搜天下美女,納於迷樓中幽閉,納於迷樓當中的美女足稀有千;隋煬帝平生好遊,即使即位以後待在揚州的時候也不短,但也僅僅隻要三年半,且不是每次都在迷樓臨幸這些美人,他身邊跟從的妃子、宮女就有近千。
望舊行宮曰:“人主享天下之富,亦欲極當年之樂,自快其意。今天下安富,外內無事,此吾得以遂其樂也。今宮殿雖絢麗顯敞,苦無曲房小室,幽軒短檻。若得此,則吾期老於此中也。”
登觀音山,見山上古樹蔽曰,紅牆矗立,寺廟林立,樓殿整齊,挪步前移,見一山殿,山殿以後,是那威風澎湃的圓通寶殿、天王殿,兩皆為是坐北朝南;繞過偏殿,入紫竹林,上數級台階,便見一通紅樓閣盛於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