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皇子傳_第四百三十三章 皇家一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尚好,有勞王爺顧慮,本日王爺宴請卓城高朋,老朽不請自來,還望王爺包涵。”老者不卑不亢,很有幾分儒雅平淡之意。

文愚人看也不看宋崖餘,朗聲說道:“老朽多年之前曾到卓城一行,所聞所見,都記錄在百家紀行當中,不知九殿下但是曉得?”

李落緩緩說道:“不知文大先生欲問何事?”

李落亦未曾能人所難,偶有隱蔽之事,李落見諸人麵有難色,也多是一笑置之,不想回府以後竟有宋崖餘切身前來講解於李落,倒是讓李落吃了一驚。

“老朽不過一介布衣,識得幾字罷了,當不起王爺這般讚譽。”老者淡然回道。

文愚人淡淡應了一聲,道:“當年老朽謄寫百家紀行,被大甘朝廷定為違逆之作,要取了老朽頭顱,後為幾個厚交竭力相救才得以倖免,不過也被逐出卓城,畢生不得再入卓城半步。

隻是麵前這老者詞鋒極是了得,傳言當中孤傲自賞,當年調侃朝政無道,暗借古事諷刺宮闈荒淫,藏汙納垢,萬隆帝大怒之下欲將殺之。

李落入府,宋崖餘恐諸人路途辛苦,並未大肆宴請來賓,接連數日,甚是平靜,不過李落貴為大甘皇子,再如何也要與南府德望諸輩相見一麵。

宋崖餘轉頭向李落說道:“大將軍,文老魁首南府儒生群倫,在南府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端屬南府讀書人的表率。”

戴德堂。

“但是撰寫百家紀行,以筆鋒鋒利,妙言生花著稱於世的文愚人文大先生?”李落起家一禮,和聲問道。

過了這些年,萬隆帝早已健忘了此事,平常刊印的百家紀行也未曾收錄當年沸沸揚揚的皇家一章,不過愈是冇有,卻更惹人興趣,不知何故反倒是這皇家一章傳播更廣,雖無書記,但很多人俱能倒背如流,大甘朝廷嚴肅受損之重,猶過邊陲一場兵敗。

“非也,古語有雲,賢而知其缺,聖而知其陋,德不以盈,謙不以滿,是為知而可破,不知而為懼也。大甘朝廷妄言老朽違逆,昭告天下羅織老朽罪名,卻不敢列數老朽所書,隻是驚駭顯於人前,是為怯懦之舉,不知不以例證,隻稱喉舌之快,殊不知公道安閒天下百姓,萬般諱飾,實部屬乘,九殿下為大甘皇室俊彥,若也覺老朽所書為違逆之作,當要先知而後破,是為天下佩服。”

堂中落針可聞,李落悄悄一笑,文愚人言辭咄咄逼人,便是南王宋崖餘也似不看在眼裡,就教為辭,講求為實,倘若李落逞強,不免在南府留下話柄,賢名如此隻不過是一句笑話了。

李落緩緩點了點頭,溫顏回道:“我曾看過先生所書百家紀行,先生卓城一行也略有耳聞。”

另有一人李落甚是在乎,不過貴為南王王妃,後府之主,便是李落再想一見,也不便做孟浪無禮之舉,唯有作罷。

“文大先生過謙了,文大先生的才名怕是不止南府,便是大甘也鮮有人不知的。”

南王府行事看似光亮磊落,不懼於諱飾實在,其誠為一,彰顯南府氣勢亦是其二。

傳聞當年文愚人離京之時在城門處大笑三聲,很有傲睨天下之概。樞密院密報當中曾有記錄,萬隆帝當年密令宮中刺客暗害文愚人,卻不料文愚人離京以後行跡全無,似是平空消逝普通,冬眠多年後才名顯南府,其中就裡,李落並不曉得,許是與這宋家脫不了乾係。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