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寒門_第九十七章 螳臂當車(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你的意義是,孤兒們到了二十歲才按正丁標準交納賦稅,到了十六歲才按序丁標準交納賦稅,老者則是五十八歲就遵循次丁交納,六十三歲以上就全免......”司馬炎捋著鬍子,垂眸對舒晏淡淡一笑道,“你如許信口一說很輕易,但你曉得如果如許一來,朝廷每年要減少多少財賦支出嗎?”

眾臣都齊宣稱是。

百官們一片嘩然,他們想不到這個小小的尚書郎竟然敢冒君臣百官之大不韙,說出如許的話來。

舒晏正想趁皇上歡暢,向皇上建議為民減負的事,卻不想半路殺出個施比玉,冇體例,隻能先聽聽這個比玉如何說吧。

見皇上如此問,舒晏看了看中間不諳世事卻又驕橫傲慢的施比玉,說道:“陛下,秘書郎出身朱門,那裡曉得淺顯百姓的痛苦。臣雖與秘書郎當年同在汝陰,並且同齡,但卻有著截然分歧的童年,我們兩個就是朱門公子與豪門孤兒的典範代表。他家廣有地步、奴婢,是鐘鳴鼎食之家,雖廣有錢才,但仰仗其家屬的職位,能夠不消交納任何賦稅;而微臣我,十三歲就落空父母,不得不獨立承擔家計,咀嚼了各種艱苦,按規定,從那年起是要承擔各種賦稅的,幸虧遭到處所亭長的照顧,免除了幾年的徭役。啟事就是我父母是因防洪護堤歸天的。臣雖遭到照顧,可全天下像我一樣成為孤兒的人何止千千萬萬?他們的父母因為各種啟事離世,本來就餬口艱钜,但他們小小年紀還要接受著龐大的賦稅重擔,並且大多數不成能有任何的減免。如果碰到水旱之災,報酬之禍,便能夠麵對停業,變賣地步,資不抵債者乃至能夠舉家淪為彆人的仆從。臣出身豪門,以是對此深有感到。這並非空穴來風,自我的故鄉到弘農郡,臣曾親眼目睹過的,如許的事情很多很多,非止一例。以是請陛下點竄法律,進步成丁春秋,以體恤孤兒,救他們於水火。”

“甚麼?太康亂世?”司馬炎聽了,驚奇得的確合不攏嘴。要曉得,能夠初創一個亂世,對於一個天子來講是最大的嘉獎和莫大的名譽,這可不是每位帝王都能實現的。

司馬炎笑道:“你們不必爭,我頓時命人去秘書閣取簿籍來考證一番。如果舒晏說的精確,那最好不過;如果說的不對,也冇乾係,這並非他的職責,完整談不上欺君。”

司馬炎點了點頭。舒晏持續道:“這隻是一年增加的,那麼十年呢,二十年呢?何況跟著戶數和地步的慢慢增加,朝廷的賦稅還將成倍地增加。稅賦總量持續增加,但與此同時,有些百姓卻接受著龐大的承擔。以是我哀告陛下,是否可覺得這部分人減賦!”

“回陛下,漢朝鼎盛時,共有戶數一千二百二十三萬三千六百一十二戶,共有人丁,伍仟玖佰伍拾玖萬四千九百七十八人。”舒晏仍然不假思考地答覆。

比玉見皇上歡樂,更加神采奕奕隧道:“起首,文景之治固然比我們現在昌大,但是漢文帝、漢景帝都是擔搶先祖的帝位,而不是初創基業的帝王。可陛下呢,既是初創了基業的建國天子,又是初創了亂世的治世帝王,從這一點上,他們就不能跟陛下你比;其次,再說說阿誰漢光武帝,他固然初創了後漢的基業,但是他並冇有做到四海臣服,嶺南越人、西北胡人紛繁背叛,乃至攻伐中原。再看看我們的大晉,四海臣服,八方進貢,胡人紛繁來歸附,兩相對比,阿誰劉秀豈不是要比陛下也差得遠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