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寒門_第一百一十九章 除國設郡(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因為尚書檯機構龐大,首要性日趨增加,引發了皇下屬馬炎的顧忌,以是他就成心強大中書體係來恰當壓抑尚書檯。再加上安定四方以後,司馬炎垂垂開端妄圖吃苦,將朝中大事都交予國丈楊駿掌管,而尚書令衛瓘因反對太子司馬衷作為儲君的事而與楊駿不睦,楊駿則趁機架空衛瓘。現在朝廷聖旨的下達已經不再顛末尚書檯,而是由中書體係的人去履行。

天已晚了,進城還要走很長一段路,一行人又在船上歇息了一夜。第二天淩晨,下了船,賈恭就向舒晏道:“舒郎,我們現在到了你的故鄉了,你是先去探親還是先去辦閒事?”

舒晏簡樸清算了一下,攜了小默送本身的寶劍,就伴同那一行人解纜了。騎馬到了洛河渡口,早有官船在那邊等待。洛河並不與汝河直接相通,因為要防備走水路,一行人也同時將馬匹牽上了船。

這類環境下,所觸及到的事件很多。朝廷天然要派人措置一下。司馬炎有二十六個兒子,固然司馬謨的死,他也有些悲傷,但卻並不非常在乎。他現在考慮的是派人去措置汝陰的事情。因為除國設郡觸及到人事、稅賦、軍事、處所行政方方麵麵的事情,當然要選幾個得力的人去。他起首就想到了汝陰本鄉的那兩個青年才俊——舒晏和施得。但他們兩個年紀尚輕,資格又淺,不能領銜擔負主事。最後,作為豫州大中正的賈恭領了此次差事。因為汝陰屬於豫州的下級行政區,賈恭對於汝陰的仕人還是比較體味的。作為汝陰中正的施惠,因為與邱守泰有友情,為了避嫌,就冇有被選用。司徒府、吏部、掌管賦稅的大司農也都遴派了人去。

中間的一名吏部的官員道:“舒尚書郎是邱國相保舉的孝廉,你目光公然不錯,舒尚書郎但是深得皇上正視!”

因為舒晏在被舉為孝廉後,曾在這裡做了一陣子文學掾和書佐,以是這些差役們都熟諳他;而賈恭則是本州的大中正,仕人們的終究考覈人,署裡的有點身份的人天然也有熟諳的。

邱守泰正在後衙,聞聲差役稟報說賈恭和舒晏帶領一叢人馬來到,吃了一驚,趕快整束衣冠,出門驅逐。先跟賈恭相見了,恭維了一番,然後又瞥見舒晏,道:“舒文學……哦,不對,是舒尚書郎纔對。”

曉行夜宿,非止一日。官船已經駛離洛水,水陸週轉,換船航進汝河當中。離故裡越來越近,舒晏在船艙中坐不住了。他走出船艙,手扶著船邊雕欄,心內出現一陣陣波瀾。他對這條汝河水極富豪情。他自小就在汝河邊長大,吃喝之源、玩耍之樂,都與這條河有關,是汝河水哺育了他及他的故村夫。

邱守泰聽了,故作對勁地笑道:“那是必須的,我早就發覺出舒尚書郎的才德,曉得他必定會為我們汝陰增光添彩的。要不,為甚麼全汝陰那麼多士子,我誰都不保舉,恰好保舉他呢?就是因為他不管是才氣還是德行,在哪一方麵都是冠絕全汝陰的……”

分開的時候太長了,他或許真的不返來了。

當初,皇室的各諸侯王雖各有封地,但他們大多因沉淪洛陽的繁華,或是妄圖朝中的權勢,以是都不肯到各自的封國去,而是留在京師。有太子一黨的大臣建議司馬炎,號令他們都回到本身的封國去。來由是各諸侯王既為皇室遠親,理應在各自的封地為皇上鎮守司馬家的江山,不該堆積在京師。名則如此,實則是為瞭解除異己,最首要的就是為了擠走齊王司馬攸。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