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投稿是啥意義?”唐爸不解地問。
“媽,我來幫你唄。”說完,唐杏抓起稻草往灶膛塞,作勢坐到唐媽邊上。
逛逛,停停,不時地問下路,終究在一所教誨學院旁找到了。90年代的郵政局,兼合郵遞、銀行的服從。郵遞員的停業除了拉人訂閱報刊,明信卡,集郵冊外,還要傾銷彩票、保險,拉存款等。
唐杏站在一旁,用竹簽粘著漿糊往郵票後背薄薄塗了一層。謹慎貼在信封右上角框框處。晾乾,扔到郵箱內裡去。走到訂閱架邊,把報刊翻看起來。有雜誌,有報紙,有書等,五花八門的。唐梅乾脆坐下來,拿出筆紙,一一抄起地點來。抄完地點,隨便翻了翻,看到奇聞異事就停下看看,名流軼事也瞧瞧。
“就你急”唐桃說。
“就是給報社寫文章,如果采取了,就會付我稿費。”唐梅解釋道。
唐家四姐弟聽到了,阿金跑著疇昔。姐仨彆離從各自的課堂走疇昔,行動倉促,帶著幾分悅雀。
上學途中,唐杏叫姐弟仨放學記得帶回作文字,週記本。
夜幕漸漸地來臨了,唐爸媽沐浴著夕照餘暉,肩上扛著鋤頭,疾步地往家裡趕。還冇到家門口,遠遠地傳來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唐爸的嘴角翹了起來。唐媽更是未見其臉,先聞其聲“嘿,笑甚麼咧?有啥功德?”
唐杏悻悻然地回到房間,重新躺床上。
“冇事,就給十塊錢吧,固然挑好的投,能不能頒發無所謂,權當是練作文吧”唐媽一錘定音。事情就如許定下來了。
…………
再來看兩姐姐的,層次之清楚,豪情之充分,文筆之流利。就她兩了。
瘦肥大小的一團,蜷曲在本身的臂膀,睡覺前會說,“媽媽安”,老把晚字遺漏。女兒也會奶聲奶氣地對毛公仔說:“小魚兒,小魚兒”。(小魚兒是唐杏對女兒的昵稱)很敬愛。
唐杏姐弟都在鄉小學讀書,小學離唐家有一段間隔。走著去要一個鐘頭,都是鄉間巷子。巷子路邊長滿野草,下雨天更是泥濘,同窗們都要打赤腳走著疇昔,到黌舍再穿上。
躺著躺著,中間傳來悉悉索索穿衣聲。哦,本來是唐媽醒了。唐媽躡手躡腳地走到門邊,固然謹慎拉門,破敗的木板無可製止地收回吱地一聲。然後唐媽出去做早餐。
“我為甚麼會無緣無端地回到這裡,這是平行空間,還是時空逆轉,或者說我現在隻是在夢境中?女兒在那裡呢?身邊是否有個我陪她,還是她還冇長出來,哎,既來之則安之吧。”唐杏內心想著。
“我要寄五封信,給我五個外埠的,感謝啊!”唐梅從褲兜裡取出一塊錢,遞給阿姨。
…………
(稿酬參照1995廣東)
比及了門口,先一步的阿金早已經拆開信封了。手上拿著報紙,翻來覆去地找姐姐的名字。昂首看到姐仨,對剛跨過門口的姐姐說“太慢了你們,兩張報紙,快來找在那裡?”
“那好吧,先申明,我可冇錢”阿金說。
唐梅穿戴半新不舊的衣服,踏著雙塑料涼鞋,頂著櫃檯阿姨驚奇的目光,安閒地走近。展開笑容,問:“姐姐,我來寄信,要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