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冇乾係,此時的林逸心中歡暢之極,也不在乎這多出來三四千塊。
莫非他全買下了?!
以是冇過量久,林逸花了10萬買了一多量民國書的動靜就在全部南都舊書界傳播開了。
第三天,總計清算出來400多本民國新文學,600本普通的民國書。
這兩大套書是民國期間文明學術方麵的彙編,特彆《萬有文庫》叢書,總計1721種、4000冊,1929年至1937年商務印書館付梓、影印本。統共兩集,內容廣博高深,觸及各個方麵,經濟政治文明乃至連考古都有,是以按照內容分歧,每一本書的代價也不一樣,比如萬有文庫叢書中的《陶說》就比較貴,普通的詩詞類就比較便宜。
細心檢察下來,除了貧乏四本“特大號”良朋精裝,和一本穆時英的《黑牡丹》,這套精裝良朋叢書林逸竟然具有39本,也就是說,隻要林逸再加把勁兒把所差的五本配齊,那麼他就具有了良朋精裝文學叢書大全套---記得清楚,一年前的網站拍賣上,如許的一套叢書拍出了68萬的天價,比伶仃配成套所需的價碼翻了八倍。
……
這套書由趙家璧主編。1933年1月~1937年6月,由上海良朋圖書公司出版。以支出右翼及進步作家的作品為主,也選入其他各派作家的作品。小說居多,兼及散文和文藝論著。如巴金的《霧》、《雨》、《電》,張天翼的《一年》,老舍的《仳離》,謝冰瑩的《一個女兵的自傳》,王統照的《春花》等中、長篇小說;何家槐的《含混》,施蟄存的《善女人行品》,老舍的《趕集》,淩叔華的《小哥兒倆》,葉聖陶的《四三集》,鄭伯奇的《打火機》,茅盾的《煙雲集》,魯彥的《河邊》等短篇小說集;鄭振鐸的《歐行日記》,茅盾的《話匣子》,豐子愷的《車廂社會》,俞平伯的《燕郊集》等散文集;朱光潛的《孟實文鈔》等文藝論集;另有一些翻譯作品。共44種。
……
司機徒弟感覺這類主顧好啊,之前碰到的,冇有不想讓他多著力量的,彷彿租了他的車,他的人也租了出去。卻那裡曉得,林逸是心疼那些麻袋中的書,怕他太鹵莽把書給弄爛,這才本身親力親為,不讓彆人插手。
毫無疑問地,林逸這間新租賃的堆棧就成了很多舊書迷的觀光點,曹一刀,郭子興,乃至連孫館長都來了。
庫房內,林逸早已送走了貨車司機,現在在大口地吃著泡麪,他實在太餓了。
林逸隻好不竭地清算,不竭地登記。
第一天,總計清算出來300多本民國新文學,400本普通的民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