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於民國新文學這幾年的突然鼓起,當代版畫保藏還冇有大熱起來,但是聰明人都曉得,這類題材的冊本遲早會“火”。
出了古玩城,林逸一邊和老者閒談,一邊跟著這老者向他家的方向走去。
何況,中國當代版畫本身就具有很強大的魅力,不管是人物線條,構圖設想,當代藝術家的刀斧神功都讓人歎爲觀止。
看著老者看這些書時另有些沉淪的眼神,林逸的心也有些不是滋味。
林逸一聽老者如許說,就笑了,說:“你的代價不高,這本書不值50卻值500,如果你情願,我給你500塊。”
這套書,洋洋灑灑五大函,共44冊,此中某些特藏本僅印100冊。此全套版畫書自1959年第一函開端印刷,到第五函1961年出版,用時三年。
實際上,當初編撰這套書的時候,分為一編二編三編四編等,鄭振鐸的意義很清楚,就是要把這套版畫編撰成像四庫全書那樣的全本套書,彙集完各朝曆代的版畫插圖,成為一套光輝的钜著。隻是可惜,後因鄭振鐸飛機出事,英年早逝,而讓出版事情斷掉,隻出版了一編和二編,合計44冊。
林逸接過手一看,立馬眼睛一亮,本來那是一本五幾年的線裝老畫冊,品相不錯,高達九品擺佈,書口整齊,書脊筆挺,上有影印手寫書名---《水滸全傳插圖》。林逸起首翻開那《水滸全傳插圖》的版權頁:陳啟明校訂,群眾美術出版社,1955年出版,一版一印,印量6000冊。
老者做夢般拿著500塊錢,瞅瞅錢,再瞅瞅林逸,彷彿明白了甚麼。
林逸查完本以後,交了錢,俄然瞥見窗台上有本線裝書,就問老者道:“那本是甚麼書啊?能讓我看看嗎?”
提及版畫保藏,一向不冷不熱,究竟上最早喜好上和保藏版畫的牛人就是大文豪魯迅,為此,魯迅還專門攙扶了很多近代的版畫家,被譽為“中國當代版畫之父”。
圍著牆角,則安排著各種雜項,甚麼水缸,石頭,書畫,書籍,亂七八糟,看起來老者玩的挺雜……此中那些籌辦甩賣的《躬耕》就放在地下。
林逸之以是對這本書感興趣,則是因為他在“淘書條記”看到過,這類冊本屬於極具潛力的“版畫保藏”類。
以是很多有腦筋的書販,就開端成心偶然地囤積這類稀貧乏見的當代版畫題材的冊本,像曾經低迷的猴票一樣,某個時候,這類冊本將會大放異彩,讓你大賺一筆。
“賣!這些書現在對我來講也冇甚麼用處了,現在我主如果看畫冊。”說著,老者用手指了指他櫃櫥上放著的一本精裝剛出版的大開本的國畫畫冊,接著說道:“那一本畫冊就消了我三百多塊錢呢,都是我省吃儉用省下來的。過兩天我就要到大連的兒子家去住了,連屋子都得賣了。留著這些書也帶不走,就更冇用了。不過這些書,畢竟跟了我這麼多年了,真到賣的時候,還真有點捨不得呢。但是不賣不可啊。我不能走哪,就把他們帶到哪吧!我想把這些書都賣了。換幾本畫冊帶到大連去看。這本書你如果給上價了,我也賣。”
此書用上等白厚棉紙線裝精印,紙、墨、印俱佳,手撫之之竟有木版刷印的凹凸感,前有序言先容此書版本,後有“明朝的木刻版畫與水滸全傳插圖”一文,先容了中國版畫的生長和明朝版畫的藝術成績及忠義水滸的首要內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