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大亨_第六百零八章.《醫宗金鑒》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想到這裡,林逸也不肯意和這老闆太多解釋,隻是說:“這些書品相不錯,同治年間能夠儲存到現在也是可貴,隻是這《醫宗金鑒》我已經有了一套,換成是彆的書,我就拿下了。”

林逸當然不是傻子,他但是清楚地曉得,這類“同治年間”版本的《醫宗金鑒》頂多120元一本,20本下來也才2500擺佈,麵前這老闆竟然敢要一萬八,騙傻子呢。

“哦,如許啊,那便可惜了……這麼好的書。”老闆有些不甘心,眼神哀怨地看著林逸,那意義是在說,我已經把書拿出來了,你竟然不要。

見林逸神情彷彿有些驚詫,那老闆就笑嘻嘻地解釋道:“隻如果玩藏書的,對於版本就很敏感,在清朝有兩個朝代很馳名,一個是順治朝,一個是同治朝,不久前拍賣這兩個朝代的瓷器可都是上百萬……為甚麼呢?因為這兩個朝代都很短。順治放著天子不當,最後去五台山當了和尚;同道更離譜,好好的大清國一個天子,竟然因為微服私訪,感染了花柳,慈禧老佛爺為了袒護究竟,任憑他病死。使得這兩個朝代都屬於短折王朝,是以這個朝代出版的冊本就都很值錢。”

我靠,你蒙傻子呢!

因為這部書的特彆職位,印量一貫很大,從乾隆天子開端,經曆了清朝的九位天子,幾近每一個朝代都有翻印,《醫宗金鑒》慢慢成為天下醫學教與學的必讀書、繩尺。因為遍及之需求,當局與商家刻本印刷非常頻繁,至今其版本傳播已有50餘家,均勻4-5年即有一次新版本問世。這既是因為該書內容的豐富繁複,深受讀者愛好,同時,乾隆天子賜與的高度評價與必定,也助了一臂之力。是以這套書在古籍版本中屬於那種爛大街的線裝書。

當然,這並不是說這套書就不值錢,冇有代價,恰好相反,如果這套書屬於大清皇朝禦內版本,那麼代價也是很高貴的。比如說在2009年的時候,中國佳士得拍賣公司就上拍過一部乾隆年間的初刻版本,因為有較高的研還代價,是以上拍今後就遭到了泛博藏家的存眷,最後以480萬的價碼成交。

老闆就等著這句話呢,一聽林逸發問,就說:“未幾,固然這套書很貴重,但是我見朋友你也是讀書人,又是外埠來的,在這大上海能夠碰到,申明你我也算是有緣,那麼就來一個有緣價碼,一萬八,你看如何樣?”

作為藏書家,和淘書客,林逸不曉得在多少書攤和書店內見過這類書。

老闆看著林逸神采發楞,還覺得他被本身這套書給震驚住了,就笑道:“不錯吧,這品相?在小處所絕對見不到,也隻要在這大上海才氣見到如許的好書。”

林逸心中苦笑,嘴上隻能說是,感受這老闆有些萌啊,如何把如許的線裝書當作了寶貝。

不過人家不嫌費事地幫你找了這套線裝書出來,林逸多少也要表示一下誠意,因而就問那老闆:“多少錢?”

特彆在文-革的時候,固然很多古籍蒙受了大肆粉碎,但是一些藥書卻被當局儲存了下來,此中就包含這部《醫宗金鑒》。是以在線裝書市場中,如果你在攤邊轉悠,最常見到的線裝書就是這類一兩本的《醫宗金鑒》。

林逸在內裡等著,時候不大,就見那老闆出來了,手裡還寶貝似地捧著一套書。瞥見林逸,他就開口說道:“這但是實打實的古籍善本,本來是一套來著,可惜前麵的藏家不謹慎,看書的時候蠟燭掉了上麵,把一本燒了,以是現在20本缺一本,不敷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