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敗家子啊。
……
林逸曉得這小子不耐煩了,就說:“纔看了這些,那一箱還冇看呢。”
現在,林逸翻看著這本《帆海日記》,健忘了時候,周家華那小子就不耐煩了,把抽完的煙掐滅,說:“大佬,你看甚麼啊,我阿伯的日記有甚麼都雅的,你如果喜好就全買了去,拿回家想如何看就如何看。”
林逸不由一怔,莫非這內裡有好東西?
“此中一個混蛋咬了我一口,我一拳下去,把他嘴角打出血……差人來了,我們曉得必必要逃脫,菲律賓人非常喜好偏袒他們本身人……此次打鬥打得很舒暢,我們為本身是中國人高傲,看今後誰還敢罵我們是豬仔。”字裡行間,這個周傳龍竟然還是個香港憤青,民族認識很強,林逸喜好如許的人。
再看第二頁,1963年7月2日。
周家華就說:“那箱我也冇看,誰曉得內裡是甚麼鬼,你如果要的話,隨便給點錢,拿走!”
林逸轉頭,“當真?”(未完待續。)
除此以外,像那種六七十年代,傳抄了黃色《少女的心》之類的特彆日記本,也都成了保藏者的最愛,一本起碼三四百塊。
由此可見,日記本保藏已經開端趨於局勢變得熾熱,而很多人還冇認識到這裡一點,乃至於很多好的日記本在書攤上都能夠找到,8塊錢,10塊錢,20幾塊錢,就都能買到一本很不錯的老日記,這些老日記本隻要拿到網上或者賣給那些識貨的熟行,就能代價翻上十倍,對於很多淘書愛好者來講,絕對是“無益可圖”,淘書的時候,贏利小錢花花,何樂而不為?
另有六十年代“文-革”期間的,也深受淘書愛好者歡迎。這時候的日記除了有很特彆的榜樣戲插圖外,還能夠通過這類日記,體味當時人們的餬口環境,以及私家事情,好品相好內容的最低上千。
見林逸發楞,周家華這個敗家子就說:“1000港幣啦,都給你!”
林逸正要開口,俄然,他的鼻子聳了聳,一縷書香從那未開封的紙箱中傳了出來。
林逸看到這裡,不由對這本日記來了興趣,就忍不住悄悄翻開,看內裡的內容,從第一頁開端,也就是1963年7月1日,就是周傳龍第一次當海員,跑船的第一天。
彆的一類日記本保藏,則恰好相反,專門保藏那種利用過的老日記本。而這類保藏者纔是真正“懂行”的熟行。
那本老日記本開本很大,約莫16開擺佈,封麵是玄色的皮質,翻開,隻見在日記本的扉頁寫著:周傳龍《帆海日記》,1963年,購於灣仔雜貨店。然後用鋼筆在扉頁的右下角畫了一隻調皮的鸚鵡,畫的很不錯,活矯捷現,彷彿這隻鸚鵡會說話,通過它來奉告你這本日記記錄的各種故事。
這一天的日記,首要寫了有那些海員跟他一起跑船,內裡還提到海員裡有從越南來的,說那邊現在很困苦,在跟美國人兵戈,越南群眾全都吃不飽飯。原文是,“他看起來很瘦,就像是站著一個能夠行走的骷髏,聽口音是從越南那邊逃過來的,聽不懂他說些甚麼,隻是他很聽話,誰都能夠使喚他,讓他擦船麵,洗廁所,連大陸那邊來的同胞也使喚他,越南仔甚麼都肯乾,這個很好。”
比如1958年版,翦伯讚贈楊濟安《扶植日記本》,因為內有翦伯讚贈言,就在客歲拍出了8500元的價碼,而一本詳細記錄了民國26年(1937年)南京事件的女門生日記本,則在瀚海拍賣會上拍出了23000元的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