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民間誌_民國那些事2 鐵血十八星旗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第六章 江城暗湧(1927年秋)

"袁世凱要稱帝,孫先生需求這個。"香主推來檀木匣,內裡躺著半塊帶齒銀元。阿福顫抖著取出貼身收藏的另一半,金屬咬合的刹時,暴露內藏的微縮鐵血旗底片。

第一章 染坊驚變(1907年春)

"這是漢陽鐵廠第七車間全部工友的命。"他給遊擊隊員們揭示旗角暗紋,"看這些波浪紋,實在是長江水文圖。"俄然槍聲高文,趙鐵柱將鐵血旗塞給少年交通員:"送去重慶曾家岩50號!"

"記著,藍是天空,黃是星鬥。"父親用木勺攪動染料,"等攢夠錢,送你去教會書院念洋文。"

垂死之際,她瞥見十七歲的本身站在南都城頭,鐵血十八星旗拂過髮梢。懷錶從破裂的義肢中滑出,指針永久停在辛亥年八月十九。

第五章 洪門暗碼(1915年冬)

第七章 星火傳承(1940年冬)

深夜,當阿福摸到文學社奧妙據點時,卻見清軍正將染坊付之一炬。火光中,新軍測繪書院的門生們正在分發臂章,白布上墨跡未乾的"十八星"被血染得班駁。

武昌紅樓前,八十三歲的陳阿福抬頭望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他懷中油布包裹的鐵血十八星旗上,疊印著四十二個深淺不一的血指印。

當清軍的炮彈擊中輸氣管道時,趙鐵柱正將鐵血旗綁在蒸汽??上。氣浪掀翻他的刹時,他瞥見鐵旗在爆炸中獵獵展開,十八顆黃星映著沖天火光。

"爺爺,這旗為甚麼有彈孔呀?"小孫女指著旗麵。

舊金山唐人街的雨夜,二十五歲的陳阿福解開長衫第三顆盤扣,暴露內裡的鐵血旗紋身。致公堂香主用菸鬥敲擊青磚,三長兩短——這是洪門討論的暗號。

第四章 金陵女兒(1912年1月)

當夜,阿福在暗房沖刷照片時,發明底片邊沿有父親的筆跡:"十八星對應長江十八渡,每個渡口都有同道。"他俄然明白,當年父親在染坊調配的靛藍,恰是遵循各渡口方位調製的暗碼。

"賣報!武昌首義勝利!"阿福的喊聲被馬蹄聲淹冇。他摸著腰間油布包裹的物件——這是父親生前縫在棉襖裡的鐵血旗樣稿,十八顆黃星圍成的圓環裡,藏著個"漢"字。

追擊的日軍在山道燃起火把,趙鐵柱哼著漢陽兵工廠的夯歌躍下絕壁。他最後想起的是阿誰硝煙滿盈的拂曉,十八歲的本身將鐵血旗繫上煙囪的刹時。

武昌胭脂巷的槐花飄著淡淡的苦澀。十四歲的陳阿福蹲在染坊天井裡,看父親陳敬之將靛藍染料倒入青花瓷缸。布匹在染池中翻湧,像翻滾的雲海。

"秀蘭,快看!"女兵隊隊長指著總統府樓頂。孫中山先生親身升起鐵血十八星旗,旗角在北風中捲起層層浪濤。李秀蘭俄然想起三年前,哥哥從日本寄來的明信片,後背恰是這麵旗號的草圖。

漢口法租界的咖啡館裡,三十五歲的李秀蘭轉動輪椅,將牛皮信封推給桌劈麵的年青人。她右腿的義肢裡藏著微型菲林,記錄著軍閥勾搭列強的證據。

第二章 江夏驚雷(1911年10月)

漢陽鐵廠的煙囪噴著黑煙,二十歲的趙鐵柱掄錘砸向通紅的鐵塊。火星濺到禮服袖章上,燒出個"鄂"字。自從被強征入兵工廠,他每天要鍛造三百根步槍撞針。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