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靖真人苦澀一笑,道:“無妨。你說吧。”
長靖真人訝然,心中更是惶恐難言。他自幼就修習道家之道,深覺得然,對彆派所學,向來不屑一顧。特彆是對科罰之說,更是嗤之以鼻。
肖逸愣了一下,他固然不斷地參悟道法,以求天道,但是要他說如何治世,還真冇想過。當下一邊思考,一邊道:“道家講究有為治世,‘處有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令世人思惟清淨,複歸於樸,成小國寡民之世。但現在物阜民豐,百姓充足,物慾橫流,百姓已然有了*,想要再回到結繩之世,貧寒度日,不但不成能,百姓也不會情願。以是,想要通過有為之法來實現承平國度,是絕對不成能之事。”
長靖真人道:“此乃我雍州之幸。可有梁州的諜報?”此時獸潮源自百萬大山,雍州、梁州首當其衝,既然雍州影響不大,那梁州怕就不好過了。
那弟子又轉頭看看肖逸,疑雲大起,問道:“真人,您這是如何了?”
那弟子卻道:“一隻妖獸也無。”長靖真人驚詫,聽那弟子道:“傳聞,大荒山妖獸已經鄰近了雍州北部鴻溝,但是俄然又退了歸去。我教弟子趕到時,隻見到有一到處所,三座小山被削平,應是激鬥而至。以是,長丹真人猜想,應是有人將妖獸逼了歸去。至於何人所為,卻無從得知。”
那弟子道:“此次獸潮對我雍州影響甚微,長丹真人請真人放心。”
長靖真人驚道:“竟有此事?”沉思起來,前段時候各州就開端呈現小範圍獸潮,此時二荒二海的妖獸同時發難,莫非有甚麼詭計?
長靖真人問:“何事?”
那弟子道:“此次獸潮不但僅限於百萬大山。據各地的弟子回報,冰刹海、極惡海,另有大荒山,都產生了大範圍獸潮。各派垂危,紛繁向豫州要求援助。”豫州位於九州之心,被八州保護,天然不會產生獸潮。
肖逸見狀,心中策畫著,如何壓服長靖真人,好放本身分開。
道家諸真人道力精純,奪六合造化,已然擺脫了生老之苦。但因道家講究順乎天然,從不拘形骸之役,諸真人隨頭髮自行白去,未曾施以涓滴道力。不過,他們真元安定,比之凡人要慢了數倍。
聽者二人皆是又驚又喜,驚的是何人如此大的本事,竟能將妖獸逼退;喜的是雍州百姓躲過一劫。
肖逸搜刮腹中所學,俄然想起腹朜刑子的典故,頓時雙眉一揚,朗聲道:“弟子以為,治世之道,不過乎二者。一重品德,二嚴科罰。以德為基,以刑治之。德化不敷,以科罰之。‘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質也’,人乃六合所生,欲乃本性。有欲,就易生惡念。以是,以德化人以外,須重科罰以製欲。並且,不管何時,品德、科罰二者必須並重。唯有如此,纔可治承平之世。”
他策畫著,隻要長靖真人一分開營地,就乘機逃脫,毫不回道家。他固然遇事多慮,多以穩妥為主,但是心性發作起來,也是主張甚篤,萬不會變動。
那弟子持續道:“長丹真人說,此次獸潮首要集合在雍梁鴻溝一帶,對我雍州西側擾亂不大,已被我教弟子停歇了。”
經此一論,他腦海中的思路逐步清楚起來,在諸家學說中,找到了一絲均衡,對道家之道也有了客觀評價。道家弟子出了題目,並非道法有誤,是這些弟子冇能深悟其道,把道念歪了,墮入了貪慾的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