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_第164章 釘馬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固然這些被高昌颳走的財賦在放在全部大唐不太起眼,但他李世民不嫌棄。

全部滅亡的過程實在太快,因而侯君集撤兵後,高昌傳播有兒歌:

麵對唐朝的起兵,麴文泰非常自傲:

“先看。”

侯君集這才高鼓起來。

高昌國表示:鐵子啊,你說的的確太對了!

畢竟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我治不了大唐我還治不了伱?

如果高昌這個釘子一時半會兒不能動的話,那便要考慮一下直接打通大漠道了。

當時咱睜著眼說瞎話矇騙漢朝的使節是為了甚麼?

張飛現在還在等候從雍涼彙集第一批良馬,此時談到馬隊相乾的也不吝發問:

對二鳳來講,剛滅了突厥就有人拍馬屁,舒暢!

馬隊也能負鐵甲,帶更重的兵器,如此一來,僅在光幕所見的馬隊彷彿已經呼之慾出了!

總之,侯君集不吝馬力領著雄師達到磧口後,麴文泰直接嚇死了。

曾經駐守安西都護府的岑參寫詩記錄下了這一行見聞:

次日攻高昌城,當日麴智盛舉城投降,隨後老侯兵分多路,連克二十二城,俘八千戶,兩萬餘人,班師而歸。

不就是為了占有絲綢之路這個要道,吃拿卡要不勞而獲嗎?

這是高昌和唐朝長久的蜜月期。

公然……張飛歎了口氣,挑選了顧擺佈而言他:

房杜二人對視一眼:

“這馬掌之策甚善,此乃以鐵木皮等換馬匹之壽命,甚為合算!”

至此,大唐正式有了用兵西域的橋頭堡,開端磨刀霍霍向西突厥了。】

(本章完)

不過李世民反倒是有點愁悶:

在老侯的號令下,唐軍佈陣,伐鼓緩行,給足了禮節。

其次更是直接截留經途高昌的西域諸國朝貢使者。

“那唐朝既多見此物,為何不甚在乎?”

張飛心下一突,子龍如此態度,他如何總感覺不是功德呢?

並且古語有雲,禮不伐喪,唐軍乃是霸道之師,用得著出此下策?

“雍涼第一批馬隊,可否由雲來統帥?”

不過讓侯君集絕望的是陛下並冇有問他撻伐高昌的觀點,而是提了另一個題目:

你咋管的這麼寬呢?就顯得你有本事了是不?

如何,嚇死對方國君是不算功勞還是如何?

當即趙雲看向了張飛:

李世民的耐煩被完整耗儘。

西域諸國天然不平氣,因而終究將官司打到了李世民麵前:

甘露殿中,侯君集的心臟跳的很快。

堂堂國君被當場嚇死,然後錄於青史被嘲笑千年,如何看也不算便宜吧。

秦叔寶和李靖這類老姑息算了,如何連新來的這個蘇烈都不帶正眼瞧一下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