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答覆道:“師父他從晚餐後就坐到現在了!”
劉常青歎了口氣道:“師兄可知我要帶的人是誰?”
梅骨閣以梅花為主,不管白梅紅梅,若到夏季,都爭相競開,毫不謙遜。梅骨閣每到夏季,大雪紛繁揚揚時,還會向各閣收回聘請,停止“梅花會友”大會。當時是梅骨閣最熱烈的時候。
青衣男人看了看內裡微小的燈光,歎了口氣道:“掌門師兄真是太不珍惜本身了!”說完,朝張智擺擺手道:“張師侄也一夜勞累,何況現在天已快亮,我恰好有事找掌門師兄籌議,這裡就由我替你代庖吧。”
他抬開端,卻瞥見劉常青正朝鬆風台下走去。他的心又俄然狠惡地碰撞起來,他清楚地聽到他師父對他說:“隨我來!”
百祖山,百祖殿。
劉常青告了聲謝,走上偏殿,坐在了常日他議事坐的處所。
因為藥材支出量大,那些不長進的女弟子便被罰去打裡藥木。今後清風閣上刮來的不是花香,而是淡淡的藥香,淡淡如清風。清風閣由此得名。
楊郎這個名字彷彿有魔咒,就在劉常青剛說完,堂堂百祖山的掌門周榮就愣住了。
周榮皺眉道:“這件事不是已經商討安妥了嗎?”
不管三年也好,三十年也罷。哪怕他這平生就隻能學這“拜祖四十九式”,他也不會再放棄了。活著纔會有但願。哪怕他跟彆人已經不在同一個位置了!
是他的師父親身來叫他的!
周榮隨即也坐了下去,他看了看劉常青道:“師弟現在來找我,莫非有事?”
兩年了,他幾近已經健忘了要走下了。他覺得鬆風台將是他這平生的歸宿。可他現在要走下去了。他的師父親身來叫他下去了,亦如當年他師父親身把他奉上來一樣。
竹節閣以竹子淚竹而聞名。竹子如何有淚?隻因風雨多情,在竹葉上留下了點點與斑斑。
現在夜已到深處,百祖殿卻燈火未熄。大殿外的月光爬滿了窗戶,在陣陣鬆濤聲中,各處搖滾。大殿內一排排的燭架上閃動著睏乏不堪的蠟燭。那些宏偉的柱子上麵的金龍綵鳳也耷拉下了白日裡的嚴肅,彷彿附在上麵它們是迫不得已的。
上山輕易,下山為甚麼就那麼糾結?
劉常青的聲音不大,但他的話卻如案台上,八角小鼎中,還在環繞的香普通,久久不能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