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品小農民_128、臨危授命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石誠轄下有二千人馬,可說是石達平最精銳最虔誠的一支軍隊。平時,這支軍隊不參與作戰,首要承包管衛冀王安然的任務,但到了關頭時候,冀衛營的兵士在石誠批示下,能以以一當十之勇,克敵製勝。

石達開綻顏一笑,拍拍他這位親兄弟普通的石誠,安撫道:“誠弟不必為兄擔憂,甚麼風雨為兄冇有見過,儘管放心做好你的事――哦,對了,我這兒有剛寫好的一首拙詩,送給誠弟笑賞。嗬嗬!”

臨軍稱將勇,玩洞羨詩雄;劍氣衝星鬥,文光射日虹。

“大帥,呼喊標下有何叮嚀?”石誠手按腰刀,單膝觸地,向石達開施禮。

在承平天國軍中,石達開可說是軍功卓著,文武雙全的青年將軍,曾數次抒難天國於倒懸。最為令清軍聞風喪膽的是,1855年他出任西征軍主帥,在湖口、九江兩次大敗湘潭軍,逼得湘軍統帥曾國藩幾欲投水他殺。

石達開上前扶起石誠,淺笑著說:“誠弟,我們自家弟兄不必那麼多禮。自從金田起事,汝跟著我浴血奮戰十多年,從南打到北,又從北打到南,冇有消停幾日。等此次,我們在成都立下腳來,就放大假,讓弟兄們好好玩幾天。”

模糊綽綽的連綴虎帳帳蓬間,中軍大帳仍然透明燃亮。大帳內,幾支兒臂粗的紅燭雖在風中搖擺,但仍放出一團黃亮的光來。一張條案後,坐著位三十年紀出頭的青年將軍,正伏首察看研討一幅軍事輿圖。此人頭戴明黃冠巾,身披皂色戰袍,麵龐漂亮剛毅,但是眉宇間卻鎖著一縷淡淡的憂愁。

石達開侃侃而談,話語剛毅而悲觀。石誠亦身經百戰,深知,倘若不是環境萬分告急,堂兄不會作出如許的決定。他瞧著冀王,眼裡不由透暴露對堂兄的深深擔憂。

不言而喻,此人便是大名鼎鼎威震清庭朝堂的承平軍冀王,統帥十萬將士的青年將軍石達開主帥。

冀衛營保管的那批輜重,石誠最為清楚。這是冀王十多年來攻城掠地,緝獲的一批金銀財寶,數量之巨可敵國財。石達開密囑,要石誠在冀衛營親點三百親信將士,換裝喬行,帶著那批輜重連夜離開疆場,沿大渡河岸往西,進入藏區暗藏下來。等這兒戰事結束,他再派人與之聯絡,回到冀王雄師中來。

三年後,一諾令媛的石達開毀家抒難,親率四千後輩兵,插手了承平天國的金田叛逆,被天王洪秀全封為左軍主將。到了1851年12月,屢建軍功的石達開又被晉封為“冀王五千歲”。

石誠領了冀王密令,速回營點了三百親信將士,帶上近數十匹騾馬,馱上百多箱金銀,喬裝打扮,連夜冒雨潛行。當石誠這一隊騾馬,跳出清軍的重圍,風雨兼程行了三日,大渡河邊安順場產生了嚴峻變故。

石達開糧草用儘,亦無退路,承平軍被逼到了絕境。為求建立“活捉石達開”的奇功,四川總督駱秉章遣使勸降,石達開決計捨命以全全軍,經兩邊構和,由承平軍自行斥逐殘部,這些人大多得以逃生。殘剩兩千人儲存兵器,隨石達開進入清營。

史記,1863年農曆4月的一天,石達開十萬餘眾的承平軍,被追逐來的清軍團團包抄在大渡河邊。當時,大渡河對岸尚無清軍,石達開命令備船造筏渡河,何奈天降大雨,河水暴漲,冇法行船。實乃人算不如天年,射中必定冀王石達開要毀滅於此。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