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大閘蟹還離不開黃酒。據《本草綱目》上說,大閘蟹性寒,吃多了輕易腹瀉,以是應當與黃酒一同吃,那樣才營養豐富,滋補身子。不過,不會喝酒的人也冇乾係,沾醋吃還是不礙事,就是少了無酒下螃蟹的興趣。
鄭老邁的船停靠老井酒鎮,也是慕其名,想嚐嚐這兒的黃酒。長年在水上跑的人,輕易受濕提樞紐炎,故喝酒除濕,是江上船老邁和船工的一大特性。
剛買了酒,一隻漁船也劃來,靠著鄭老邁的木船,扣問要不要螃蟹,才從水裡撈的,個頂個都有八兩重(舊秤八兩即半斤),滿是正宗的青殼大閘蟹。竹娟還在想用甚麼菜下酒,正巧就來了賣螃蟹的。也不管漁船上有多少螃蟹,全數都買了下來,足有幾十隻。
兒子黃晨也是第一次吃大閘蟹,這麼好吃的東西,豈能放過。這小傢夥放開肚子,吃了怕有六七隻,將他的小肚子撐得滾圓。等他吃飽了,來到後艙,卻見媽媽神采微紅,已經酣然入眠。
黃晨也不去喧華媽媽,他肚子憋得慌,要小便,就翻開後艙門,去船尾撒尿。這孩子也是玩皮,撒尿都不安生,站在船尾邊撒邊扭解纜體,一不謹慎,竟跌落水中……
不過,那口水井固然不再冒酒,可它的水質倒是上佳,用這井裡的水來釀酒,那酒仍然不失為上等好酒。以是,這老井酒也是以得名,鼓吹四方。
到了這兒,長江的水流非常和緩,船在江上飛行首要靠的帆船。故此,鄭老邁的船速就較著慢了下來,行了一天,才走了百多裡水路。不過,上海畢竟不遠了,再走一日,就能達到貨主指定的港口船埠,交割運送的貨色。
此時,竹娟睡得正香,還在做夢。她夢見那位小龍鎮廟子裡的青年公子,來到後艙,對她說他不能再送他們母子――敢情這蟠龍一向在保護鄭老邁的木船,遵守他許下讓鄭老邁、衛老邁在長江行船平生安然的信譽――前麵就是大海,他不肯意去見他的父親,父親與他早已恩斷義絕。
今後,老太婆守著這口井賣酒,衣食無憂,餬口有了依托。過了一年,那老神仙又顛末這兒,瞥見老太婆日子過得津潤,內心也欣喜。隨口又問了句老太婆,說她如何樣,另有啥困難冇有?老神仙的意義是,他為老太婆做了件功德,本身有些遲疑對勁,隨口問問罷了。
老神仙聽了,搖點頭,感到極是絕望,幫了她還遭她抱怨。因而口占一首詩:人苦不滿足,得隴又望蜀;井水當酒賣,還嫌豬無糟!說罷,丟下那貪婪的老太婆調頭便走。他一走,那口水井馬上規複原狀,再無美酒湧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