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諸天_第二十八章 洛陽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

這時候,山風俄然變大,世人在亭子當中,感遭到一絲涼意。高澄見狀,此行已經達到了目標,以是主動的提出告彆。帶著徐宣和蔣欽下山。

荀彧和荀攸兩人也有事情,很快亭子當中,就剩下戲誌才和郭嘉兩人。

荀彧說的是豫州、兗州的流民如何安設,荀攸和戲誌才體貼的是大漢官兵和涼州的羌人在西北交戰的戰局。扳談起來,天文地理,內政管理,排兵佈陣,無所不包。就連看起來十六七歲的郭嘉,偶爾說上一句話,也是一針見血,對時勢洞察入微。

當初吳起勸說魏武侯,曾說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險,這話說的有些過於絕對,但說的也有事理,洛陽成如此宏偉,誰又能想到,在不久以後這座有神都稱呼的城池,就會被一把大火毀於一旦呢。

“兄長,高澄此人氣勢不凡,觀點獨到,的確是可貴的英傑,但是我感遭到他彷彿有著極大的野心,你如果投效對方,可要本身謹慎!”郭嘉終究放下了手中的酒樽,看到四周無人,這才說道。

荀彧笑了笑,渾然冇有被挖牆腳的感受,潁川書院每年都會有大量的人前來肄業,除了世家後輩以外,另有少量的豪門士子。

遠遠的望去,矗立的城牆彷彿峻峭連綴的山嶽聳峙大地,洛陽四通八達,會聚了天下無數世家、朱門、富商、遊俠……門路上,百姓無數,火食稠密。傳聞洛陽城內,有著數百萬人丁,現在看來,實際和傳言非常符合。

對於天下八大世家之一的荀氏來講,一個郡國的長史不算甚麼,讓荀彧和荀攸動容的,是高澄現在的春秋。這麼年青就擔負兩千石,今後成為封疆大吏或朝廷高官的概率極大。

有瞭如許的熟諳,荀彧、荀攸暗中調劑本身的心態,將高澄看作能夠劃一訂交的朋友,幾小我圍著火爐,溫著酒水,秋風吹動,坐在亭子當中相互扳談。世人都是這方天下最為頂級的智者,相互交換的都是天下情勢,指導江山,悠然舒暢。

潁川書院背靠潁川荀氏和陳氏兩大師族,此中藏書無數。荀彧荀攸,另有郭嘉、戲誌才天賦超群,觀遍群書,再加上本身的瞭解,有如許的見地不敷為奇。

郭嘉見狀,曉得對方並冇有將本身的話放在心上,隻能暗中點頭,不再說甚麼。

戲誌才微微思考一下,然後點了點頭,說道:“也好!我在書院的課業已經完成,再留在潁川,也得不到多少進益,去其他處所曆練一番,或許能讓修為更上一層!比及子明兄從洛陽返回,我就和你一同解纜!”

冇有成為太守或者刺史,高澄底子不會主動的招攬這些世家後輩,以免自取其辱。他所說的招攬人才,針對的就是潁川書院的豪門士子。

琅琊國長史,秩奉兩千石,在大漢王朝的官職體係當中,屬於中高層的官職,執掌一郡大權。荀彧和荀攸聽到這些,不由得對高澄另眼相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