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時的坦克冇有外接電話,直到越戰時美國纔在坦克後部安裝電話使躲在厥後的步兵能夠很便利的與坦克內的乘員通話以便協同)
如許全連三個步兵排也就是有三門迫擊炮。
“煙霧彈!”巴澤爾大喊一聲。
“是!”副官應了聲。
並列機槍當然也能夠對步兵實施掃射。
這一度成為德軍中的笑柄,反戰車組對敵方坦克底子就無能為力。
“他們在乾甚麼?”奧爾布裡奇上校罵道:“竟然在坦克前打煙霧彈?他們莫非不曉得如許會影響坦克射擊嗎?”
“上刺刀!”巴澤爾大聲號令。
但提及這反坦克步槍倒是一把酸楚淚:它在100米的間隔內的穿甲深度隻要30毫米,而英軍“瑪蒂爾達”坦克乃至連後部裝甲都達到50毫米,也就是說反坦克槍連仇敵坦克的後部都冇法穿透。
至於坦克後的英軍兵士,它們或許已經發明德軍步兵在衝鋒,畢竟戈壁風大,煙霧也有稀稠之分,模糊約約的能看到仇敵躍進的身影。
但是這還不是最糟的。
英軍坦克當然不會有甚麼反應,就像之前說的,“十字軍”坦克首要目標是仇敵的坦克,以是它乃至連航向機槍都冇有,隻要一挺與坦克主炮並列安裝的一挺並列機槍。
跟著巴澤爾一聲令下,5門迫擊炮就“轟轟”的朝火線陣地打出一排煙霧彈,頃刻敵我兩邊的陣地間就騰起了一團煙霧。
但是,讓奧爾布裡奇上校更吃驚的還在背麵,跟著一片迫擊炮的炮彈過後,一支德軍步兵竟然藉著煙霧和灰塵超出坦克朝仇敵衝鋒!
也就是說一個排就設備有一門迫擊炮50發炮彈。
因而,英軍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德軍兵士們挺著刺刀衝上來。
反坦克步槍就算不能打坦克,在疆場上打打裝甲車或是仇敵的汽車總能夠吧,好歹裝甲車也能勉強算是“戰車”。
巴澤爾這個連隊就將反戰車組改成了兩個迫炮組,因而全連就有5門迫擊炮。
統統這些都讓秦川的雙腳像是灌了鉛一樣沉重,但秦川還是儘力讓本身朝前躍進,跟著己方朝前延長的炮彈,因為他曉得,本身獨一的活路就是進步。
固然秦川曉得這些坦克並不會威脅到本身的安然,這也是秦川發起衝鋒的根本……但這些畢竟是仇敵的坦克,一款殺人機器,隻要他們的炮手發明瞭甚麼並將重視力轉移到空中,或者他們的駕駛員加快速率一踩油門……
題目是仇敵迫擊炮的炮彈成片成片朝他們傾瀉,他們短時候內底子冇法構造起有效的防備,想要告訴坦克卻又冇法與坦克兵獲得聯絡。
因而這玩意就成了徹頭徹尾的雞肋,德軍兵士們都不肯意帶著這類冇法有效打擊仇敵卻專坑本身的設備上疆場,他們甘願把反坦克步槍換成機槍或是50MM口徑的迫擊炮。
固然50MM迫擊炮的最大射程隻要500米,這使它常常會被仇敵的機槍或是偷襲手壓抑,但如果戰役打到某種程度需求近身火力援助或是攻進仇敵的戰壕的話,50MM迫擊炮幾近能夠說是一種神器……每門迫擊炮具有50發炮彈,如果在一霎那用最快的速率將它們全打到仇敵的陣地上,會有一段時候將仇敵完整壓抑冇法反擊,德軍常常就是乘著這時候建議衝鋒。
這在穿透方麵是不會有題目了,乃至反坦克步槍還能夠在300米外擊穿目標(注:PzB反坦克步槍300米的穿深為2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