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第三帝國_第一百八十一章 M7自行榴彈炮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轟炸整整持續了十五分鐘,英國人總算有機遇舉起了白旗並讓德軍看到,因而炮聲這才緩緩停了下來。

但自行榴彈炮卻並非如此,它隻需求一個司機,彆的的實際上就是炮手,與操縱一門105MM榴彈炮冇有很大的辨彆。德軍乃至隻需求將汽車駕駛員和炮手編在一起。

斯特萊克將軍對緝獲的這批設備如獲珍寶。

M7的缺點就是裝甲是開放式的,也就是頂部冇有裝甲,其側麵裝甲不薄弱並且還掛滿了炮彈……這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火炮最首要的一個標準就是炮彈,而自行火炮為了能夠達到隨打隨走的目標又必須把炮彈裝在炮身裡。

終究就算麵劈麵進入了相互的射程,M7依托著正麵裝甲的厚度也並非冇有一拚之力。

這在實戰中無疑是非常傷害的,就像現在,德軍一發高爆穿甲彈擊穿自行榴彈炮後立時就引發了炮彈的殉爆。隻聽“轟”的一聲,一輛威風凜冽的鋼鐵怪獸刹時就消逝在世人的視野中化為了一團火焰。

二者的辨彆在於坦克需求車長、炮手等協同共同,這冇有幾周的練習是很難做到的,就算勉強投入疆場常常也會因為共同不好而成為仇敵坦克的靶子。

炮聲在照明彈亮起來的那一刻就響了起來。

另一邊的奧欽萊克將軍聽到這個動靜後就有如天塌下來普通麵如死灰。

考慮了一會兒,奧欽萊克將軍就把目光盯向了亞曆山大。

再加上其最高時速達42千米,因而隻要M7情願,便能夠與德“三號”坦克始終保持間隔構成一種“我能打獲得你而你卻打不到我”的上風。

英軍毫無還手之力……大口徑火炮總合適長途射擊,M7也不例外,它的火炮射角為35度,這使其比來射程為800米,而此時的德軍正處於這個比來射程的邊沿。這使英軍能利用的就隻要右上角的侵占兵器……12.7MM高射機槍。

直到英軍窺伺兵碰到了崩潰的印度兵士扣問了環境,這才發明局勢比想像的嚴峻很多。

M7自行榴彈炮有著射程遠、裝甲厚且矯捷才氣還相稱不錯的上風,這就決定了它會對坦克戰役群構成相稱的威脅。

德軍的迫擊炮和榴彈炮也不逞強,他們用最快的速率將雨點般的炮彈朝英軍傾瀉,頃刻就將這個榴炮陣地炸成了一鍋粥。

究竟證明斯特萊克將軍的這類做法是非常精確的,這些自行榴彈炮在厥後的戰役中依托其超卓的矯捷性為第21裝甲師供應了強而有力的炮火保護,它們與彆的德軍器炮共同,乃至壓抑著英軍三百多門火炮不敢輕舉妄動。

究竟上,他是直到半小時後才獲得切當的動靜……印度第4步兵師連同其批示部被埋,第5炮兵團批示部第一時候就被炸燬,它們都冇偶然候冇有機遇向奧欽萊克陳述環境。

因而,美國佬硬生生的將M7改革成了能夠照顧69發炮彈……

不過這彷彿也是一種榮幸,因為他們起碼能夠毫無痛苦的死去……狠惡的爆炸就會在他們認識到痛苦之前就將身材及認識撕成碎片。

這也是斯特萊克將軍要圍殲第5炮兵團的啟事之一……

這場戰役就冇秦川這些步兵甚麼事了,因為對於那些狠惡的爆炸以及沖天的火焰來講,他們手裡的步槍以及射出的槍彈實在是微不敷道。

又因為自行榴彈炮是開放式的,爆開的彈片在疆場上亂飛亂射打得四周幾輛自行榴彈炮的炮手死傷慘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