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妻_第一百三十章 顧慮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殺子之仇又何嘗輕?

現在,重華長公主和親吐蕃,大周、吐蕃宿忿舊惡斷根,屆時自是邊堠撤警,曩者結援,兩國邊關貿易再次昌隆。而這對於近年來飽受天災戰亂之苦的百姓,無疑是他們離開貧苦餬口的拯救稻草。是以,高傲周、吐蕃結兩國之好風聲傳出,兩國規複邊關貿易成了眾所期盼。

許是剛飽受戰役之苦的河西百姓太需求安寧餬口,又有前朝李唐公主和親的事例珠玉在前,戰役的希冀彷彿不再悠遠。

寶珠能言善道,聲音清脆好聽,天佑現在七個來月了,恰是能丫丫學語的時候,對熟諳的聲音最是敏感,聽到寶珠熟諳又好聽的聲音,小東西立馬反應過來,“咿――呀――”地朝寶珠直叫喊不說,偏又一副小骨絡健壯很多,這兩日一個不重視便是手腳並用的爬起來,這會兒也不閒著,一邊叫喊一邊朝寶珠爬去。

而吐蕃與河西雖夙怨已久,卻也相互排擠。前唐廣德二年,公元七百六十四年,吐蕃前後占據涼州、甘州、沙州、肅州、瓜州等地,河西全數淪亡實施吐蕃製,時人均被迫剔發換衣、穿胡服、習蕃語、赭麵紋身等,並大量淪為吐蕃人之奴。厥後至公元八百四十八年,前唐大中二年肇端,張議潮擯除吐蕃,前後光複瓜州、沙州、甘州等地,使陷於吐蕃近百年之久的河西地區複歸唐朝。

前唐和親的公主或葬於河西涼州,或與河西有關並遠赴吐蕃和親,愈乃至河西曾被吐蕃統治近百年,數代吐蕃人與漢人的混居餬口,使這統統即便已經疇昔一百多年,河西人對和親公主與吐蕃仍然過分熟諳,且在從未間斷過的兩方烽火中,飽受戰役之苦的河西百姓,總會讓和親如許締結友愛的言語,以及無數次讓他們淪為刀下亡魂的吐蕃,挑起腦海裡的每一根神經――和親、吐蕃、戰役――文成公主和親吐蕃,兩國邊疆近百年安寧;金城公主和親吐蕃,兩國邊疆數十年安寧。

一時候,大周朝嫡長公主重華和親吐蕃將博得又一個百年安寧的熱議,刹時堙冇了河西七州大量彼蒼生為流民之事,他們為重華長公主和親喝彩,為彷彿已然不遠的戰役雀躍。

但是,即便話道一半,其意已然清楚。

許是出於宿世的信賴與茅坪庵山上十二年的孤寂相陪,孔顏看著英子二人對她的擔憂,她說出心中的顧慮,“前朝李唐兩位公主和親,是換得了與吐蕃一百多年的兵革相止。但是和親的兩位李唐公主,並非真正的皇家公主,而是宗室女,而當時的李唐也並非現在的大周可――”

孔顏看著天佑脖子上紅繩相係的猩紅萬福斑斕香囊,不由眉頭輕蹙,寶珠卻在一旁說得更加歡樂,鼓掌稱快道:“這下好了,重華長公主和親但是乾係邊關穩定,奴婢就不信二爺這時候另有閒心納妾!”說著想到上月瘋傳的貴妾人選,以及不日前在鳩摩羅什寺巧遇李玉孃的事,眉毛一揚,重重“哼”了一聲道:“特彆是那位李三夫人的堂妹,仗著為二爺擋過暗害,覺得就能進府了?”越說越來氣,又見冇有外人在,當下腳就一跺,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真是的!真不知河西這些蜜斯如何想的?好生生的大婦不做,偏要去做二房!”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