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_第92章 進退兩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現在被通玄道人一言挑破,不得不正視。

“莫非眼睜睜看著,大好機遇白白溜走不成?”梁三郎不滿道,“我隻追至蘭、渭州交界之處,不深切敵境便是,你不必憂心,這般怯懦怕事。”

他自幼熟讀兵法,腹有韜略,固然一時暴躁,但並非昏聵之人,沉著半晌,便想通這此中戰略,必是高楷所為。

“我雖命令回返,但另有謀算,道長且看便是。”

李晝麵色一變,這番事理,他並非不知,隻是不肯細想。

梁三郎倒是按耐不住,見李晝撤兵,豈有不追之理?

喜好建國天子:從望氣術開端請大師保藏:建國天子:從望氣術開端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這李晝又鬨甚麼幺蛾子,如何撤兵了?”

“楊長史,你在城中守禦,我當率一萬驍騎追擊。”

李晝聽聞世人連連勸說,心中扭捏不定。

畢竟,哪一個傳播千百年的大族,不實施分籃之計?

他們尚且不知,高楷密令鐘祁連攻取渭州之事,便是楊燁,也不覺驚奇。

隻是,他仍心有不甘,就這般倉惶退去,此消彼長之下,豈不是滋長高楷氣運升騰?

他費經心機籌劃這一場大戰,想要一舉攻滅高楷,全據隴右道。現在稍遇波折,便就此退去,豈不是顏麵大失,威望全無?

兄弟鬩牆,這楊家恐有顛覆之禍。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世人聽聞凶信,個個駭然失容。

“這些文臣武將,固然都是大才,卻過分順風順水,未曾遭受窘境,現在稍有波折,便坐不住了。”

“倘若我強留他們在此,反而傷了君臣情分,落到眾叛親離的了局。”

“甚麼?”

一時候,李晝墮入擺佈難堪的處境,不由躊躇不決起來。

通玄道人暗歎一聲,這又是一樁大族當中的肮臟事。

“依貧道看來,這不過是高楷的狡計,令我等無功而返,疲於奔命,解蘭州之圍。”

隻是,他卻不得不擁戴世人之意行事。

通玄道人見他成竹在胸,不覺點頭笑道。

但是,氣運之道,在於集眾,眾誌成城。

“主上天縱之才,隻需稍稍點撥,便自有定奪,貧道敬佩。”

“傳令,馬上拔營起兵,回返渭州。”

李晝苦笑一聲:“道長神機奇謀,一語中的。實則,我早已有此猜想。”

李晝點頭道:“楊燁大才,我早已有所耳聞,本欲招攬,卻被楊猛禁止,言語此人恃才傲物,最不喜世家大族之主,不肯退隱。”

城頭之上,梁三郎看著這一幕,滿腹猜疑。

楊燁倒是點頭:“梁都尉,主上號令我等死守不出,怎可私行反擊。”

但是,這鐘祁連圍困襄武,倒是恰好打在他們的“七寸”上,怎不惶恐失措。

世人皆心急如焚,忍不住輪番勸說,令他麵色陰晴不定。

“不若在此地等待幾日,以觀情勢如何,再作決定。”

想到這,李晝攥緊手心,沉聲道:“我必不會讓我李家,落入這等了局。”

但是,這世上少有雙喜臨門,多是禍不但行。

通玄道人滿臉憂愁,李晝起兵之初,藉助各大族之力,不過半年時候,便囊括渭、秦、成、武四州之地,陣容震驚天下。

一時候,帳中世人皆是三心二意起來。

“主上,萬不用心浮氣躁,中了高楷算計。”

通玄道人下山多年,頗知兵事,天然曉得李晝所言非虛,一旦軍心動亂,士氣大跌,便是千軍萬馬,也不過一盤散沙。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