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次龍王。若離貪慾,即得成績五種安閒。多麼為五?1、三業安閒,諸根具足故。2、財物安閒,統統怨賊不奪故。3、福德安閒,隨心所欲,物皆備故。4、王位安閒,珍奇妙物,皆奉獻故。5、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因為當年不慳嫉故。是為五。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三界特尊,皆共敬養。
複次龍王。若離綺語,即得成績三種決定。多麼為三?1、定為智人所愛。2、定能以智,照實答問。3、定於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虛妄。是為三。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如來諸所授記,皆不唐捐。
複次龍王。若離兩舌,即得五種不成壞法。多麼為五?1、得不壞身,無能害故。2、得不壞家屬,無能破故。3、得不壞信,順本業故。4、得不壞法行,所修堅毅故。5、得不壞善知識,不誑惑故。是為五。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正家屬,諸魔外道不能沮壞。
龍王,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統統諸惡道苦。多麼為一?謂於日夜,常念思惟察看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加,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美滿,常得靠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覺得底子,而得成績,故名善法。此法便是十善業道。多麼為十?謂能永離殺生、盜竊、邪行、妄言、兩舌、惡口、綺語、貪慾、嗔恚、邪見。
複次龍王。若離妄言,即得八種天所讚法。多麼為八?1、口常清淨,優缽華香。2、為諸人間之所信伏。3、發言成證,人天敬愛。4、常以愛語,安撫眾生。5、得勝意樂,三業清淨。6、言無誤失,心常歡樂。7、發言尊敬,人天推行。8、聰明殊勝,無能製伏。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即得如來實在語。
複次龍王。若離嗔恚,即得八種高興心法。多麼為八?1、無損惱心。2、無嗔恚心。3、無諍訟心。4、溫和質直心。5、得聖者慈心。6、常作好處,安眾生心。7、身相端嚴,眾共尊敬。8、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無礙心,觀者無厭。
龍王,若離殺生,即得成績十離惱法。多麼為十?1、於諸眾生,普施恐懼。2、常於眾生,起大慈心。3、永斷統統嗔恚風俗。4、身常無病。5、壽命長遠。6、恒為非人之所保護。7、常無惡夢,寢覺歡愉。8、滅除怨結,眾怨自解。9、無惡道怖。十、命畢生天。是為十。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隨心安閒壽命。
爾時,世尊複告龍王言。如有菩薩,依此善業,於修道時,能離殛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劫奪,長命無夭,不為統統怨賊侵害。離不與取,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劫奪,最勝非常,悉能備集諸佛法藏。離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劫奪,其家貞順,母及老婆,無有能以欲心視者。離虛誑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劫奪,離眾誹謗,攝持正法,如其誓願,所作必果。離誹謗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劫奪,家屬敦睦,同一誌樂,恒無乖諍。離粗惡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劫奪,統統眾會,歡樂歸依,言皆信受,無違拒者。離無義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劫奪,言不虛設,人皆敬受,能善便利,斷諸迷惑。離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劫奪,統統統統,悉以惠舍,信解堅毅,具大能力。離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劫奪,速自成績,無礙心智,諸根嚴好,見皆敬愛。離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劫奪,恒生正見敬信之家,見佛聞法,扶養眾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是為大士修菩薩道時,行十善業,以施寂靜,所獲大利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