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聯1939_第四五七章 再戰上江(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他伸手從衣兜裡取出安居證,又看了一眼本身的名字、籍貫、住址,“陳東,佳木斯本地人,住在窮戶區33號。”這都是地下黨為他弄來的證件。

陳雷在行列裡向前張望,寬廣的通衢有三分之二被纏滿了鐵絲網的三角形拒馬阻斷,隻留下三分之一的口兒放人出來,十幾個頭戴綠鋼盔,身著日軍黃色憲兵衣服的兵士平端著長長的三八大蓋分離在哨卡前,兩個沙袋堆起的機槍掩體裡幾個兵士坐在彈藥箱上,兩挺歪把子機槍黑洞洞的槍口警戒地盯著這些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的伕役,奉告人們誰要敢動,立即就會被打成塞子,同時,四周另有幾個小隊的日本巡查隊。

......

很快輪到他了,一名偽滿差人來到他的麵前地接過陳雷遞上去的安居證,隨便翻了翻,一邊在他肮臟陳舊的衣服上摸摸拍拍一邊問道:“住哪?”

他們之前都是城裡的住民,在日軍占據佳木斯後,給城裡所剩未幾的住民發放了安居證,全都趕到城中東南一片牢固地區裡餬口。遴選出年青婦女送去虎帳洗衣服、青丁壯男人集合在船埠四周,逼迫他們幫忙皇戎服卸貨色,每天給兩斤玉米麪。

“老周,上江的環境如何了?鬼子打到那裡了?二師能不能挺得住?”孟慶山擔憂的問道。

“八嘎!你們快快地乾活,不然十足死啦死啦地有。”一名日軍踢了一名苦工罵道。

“窮戶區那邊我熟諳,我如何冇有見我你?”

走了五分鐘後,抬開端看到不遠就是日本憲兵設立的哨卡,統統收支船埠的職員車輛都要接管查抄。陳雷藉著火光隨便打量了一番前後都是一臉怠倦的伕役,在人群中找到了暗藏勞工裡的兵士,不經意間抬起胳膊打了個哈欠,做出兩個手勢,隨後站在伕役當中列隊接管查抄。

佳木斯港。緊傍鬆花江,上通依蘭、哈爾濱,下接黑龍江,中轉日本海;通過鬆花江尚可通達黑龍江中上遊和烏蘇裡江沿岸,便於糧食、木料、煤炭等產品的出口轉運。1900年庚子賠款今後,俄國輪船在鬆花江通航,給職員來往和糧、木、煤運輸帶來了極風雅便。民國期間的二十年代,佳木斯市水路客貨運輸日趨繁華,已是鬆花江下流較馳名譽的內河港口,但船埠卻仍係天然狀況。年收支口的糧食、雜貨、食鹽、煤炭、木料等貨色總量在15萬噸以上。

偽滿差人當即換了一張麵孔,照陳雷屁股上踢了一腳,罵道:“快滾,好好乾!不乾好活休想獲得糧食。”

“大爺你這麼崇高的人物,那裡會記得我們這群小人物,我這前幾天病了一向躺在家裡,以是你不熟諳我。”

“師長要不我去給政委要求一下援兵,你看如何?”

對於上天無路上天無門抱著聽天由命態度的貧苦人們來講,這足以讓一家人勉強活下去。以是即便在夜晚也要出去事情,爭奪能用本身的屈辱和汗水為家人帶來餬口下去的口糧,不是他們這群人不愛國,而是他們連家人都養不活,那裡顧得上國度仇恨,不管船埠甚麼時候有活,這群人必然會跑疇昔事情,為的就是能夠給家人扯一塊布度冬,當然另有很多人是日軍在各處抓來的勞工。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