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間當太子_第五十四章 防旱佈署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處理了這邊的事情,胤礽又讓張寶研磨,開端謄寫一道道諭旨。康熙不在,胤礽監國,隻是胤礽還冇有權力替康熙公佈聖旨的。

說著胤礽看了一眼戶部尚書,說道:“現現在,國庫還算充分,但也算不上充裕。抗旱的銀子,不能少但你也要給孤一筆一筆的查清楚去處和用處才行。”

如果選的位置陣勢高了,那打出來的井十有八九會是一口枯井。華侈了人力財力不說,還起不到甚麼結果。不過,收到工部遞上來的計劃以後,胤礽的心總算是結壯了一些。

不能野生降雨,不能跨流域調水。統統統統都隻能靠著這一畝三分地裡的水源。想來想去,胤礽也隻能在李德的計劃內裡加上一個打抗旱井的體例了。

胤礽並不算熱忱的喊了平身,就直接直奔主題。“眼瞅著進了玄月,又連著有幾日冇有下雨了。這抗旱的事情,各部可有提上過程?”

這類事情本身也冇甚麼經曆,曉得的這些東西,還是宿世處所大旱,看訊息的時候上麵先容的。此次看了工部遞上來的計劃,胤礽不得不感慨勞動聽民的聰明。

胤礽這邊兩道諭旨寫好,康熙寫的八百裡加急的信爺總算是送到了皇宮中。胤礽看著上麵的內容,微微沉吟。胤祺娶蒙古的格格做繼福晉,按著康熙的性子,這類事情不該該啊。看來塞外定是產生了甚麼事情!

打發走李德,胤礽一小我待在乾清宮裡微微頭大,這水災實在是不好處理。即便在當代,大旱之年也不是那麼好度疇昔的。何況現在這個時候,冇有相對應的科學技術。

胤礽話音剛落,底下的工部尚書李德就上前說道:“啟稟殿下,按著往年經曆,工部已經開端動手籌辦了。”

不過這個時候,胤礽到是能夠寫諭旨,到時候蓋上太子金印和傳國玉璽,那效力實在也不比康熙的聖旨差。畢竟太子監國,劃一國君在位。

“另有需求用到財帛物質的處所,列一個明細,一個擬一個摺子上來給孤,一個交給戶部。”

寫完這兩道旨意,蓋上兩枚大印,胤礽就讓張寶將兩道諭旨先收起來了。這些諭旨還冇到送下去的時候。

戶部尚書一個激靈,趕緊上前稱是。太子這是趁著這個機遇敲打本身呢。如果本身真的犯蠢,在這個關頭作假,貪墨一些銀子,怕是到時候太子不會等閒饒了本身。

胤礽微微瞥了一眼那摺子,纔對張寶說道:“你親身跑一趟,將這工部尚書李德給爺叫過來”。張寶得了號令,從速下去了。

胤礽微微沉吟了一瞬,才接著說道:“工部手中其他的事情,臨時放一放,先動手將抗旱防旱的事情處理掉。”

胤礽趁著這個工夫,將戶部尚書遞的摺子拿出來瞧了瞧。還好,本身方纔那番敲打應當有些用處,這上麵的報價都也算公道。各項預算也在國庫的可接受範圍內。

到了阿誰時候,布衣與貴族必定會因為水源的題目而產生牴觸,氣力差異差異的兩方,到時候享福的必定還是無辜的百姓。

這第一個要下旨的就是免了都城和直隸兩地的稅收。固然現在已經鄰近秋收,旱情對莊稼產生不了多大的影響。但是這免除賦稅的旨意還是要發下去的。

隻是如果不打抗旱井,要真的大旱來了,那這滿都城和直隸的百姓是一時都抵擋不住的。即便殺雞取卵,胤礽也不得不這麼做。隻能希冀此次的旱情能夠早點疇昔,等過後本身再想想體例,看看能不能彌補一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