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我們師部的兩個彌補營補給他們三個團吧!就最後的一千人了,好好合計下!”趙錫田說道,
“就這麼報!軍長有分寸的。”趙錫田揮揮手,
“是,師長。我立即就去辦!”叮嚀電報員將請功和要求整補的電文發往軍部;
“你也看看吧!看來圍攻我們的是106師團的主力啊!傷亡慘痛啊!我第三師作為第八軍的主力,近兩萬精銳人馬,傷亡近7000人,另有2000多人的傷兵還在疆場上;傷亡過半啊!”
“是,參謀長!”通訊連連長當即去傳達號令;
“陳述!兵團部告急電報!”
“啊!這麼報上去,我們第三師此次的軍功可就分了一半給十六團了;是不是太重!”參謀長朱熙麟說道;
趙錫田坐在凳子上看完了統統的電報內容,端起水杠子喝了口水,把電報推給了參謀長,說道,
“我們第八軍的軍隊預備11師在姑塘一戰後僅剩500餘人,現在在星子整補;預備第二師在城牆山一帶作為全部軍的預備隊,賣力我們第二兵團的後路;現在軍長那裡另有人給我們整補?不過你能夠嚐嚐看,請功的同時要求兵力和物質設備整補。”趙錫田說道,
第三師師部,軍官們仍然冇有歇息,還在輿圖上繁忙,電報員手持一封電報快步走向參謀長朱熙麟,
“師長,第2兵團發來電報,張長官號令撤退,由預備第二師作保護軍隊,保護第二兵團撤往牛頭山、金橋、鑽林山、賽湖一線,恪守瑞昌以東既設陣地,另以有力軍隊由瑞昌南邊地區向南犯德安之敵側背進犯。我們第三師的任務是彙同第64軍第155師在沙河鎮、紗帽山一帶設防。”參謀長朱熙麟陳述道,
25日晚10時10分,第2兵團司令張發奎下達了從九江撤退的號令,當晚,第2兵團即全線後撤,向牛頭山、金官橋、十裡山等陣地轉移,放棄九江。
第三師,時候已經來到了早晨10點鐘,師部輜重營趁著夜晚在告急往德安轉運傷員,從鴉雀山要穿過3千米的山路後上大道,然後才氣夠利用在九江的汽車向德安轉運傷員,汽車要在公路上連夜奔馳50千米才氣到達德安,輜重營的任務很重。
“就說已經上報戰區,等候戰區整補!”李玉堂說道,
“是,師長!我當即安排!”朱熙麟當即走向通訊連的電話處,彆離呼喚幾個主力團,下達撤退號令。
“都快點,拆設備了。設備打包好以後,連續長賣力粉碎工事,被讓鬼子看出來我們安插炮兵陣地的,下次就不好玩這套了!”黃武軍下達了撤退急粉碎的號令。
“是啊!師長,鬼子一個師團主力的圍攻,我們能守住防地就不錯了,還獲得瞭如許大的戰果,是不是當即向軍部報功?隻是十六團的戰果如何算?”參謀長朱熙麟問道,
“軍長,還是第三師能打啊!你看報功來了。”說完遞疇昔一疊電報,
李玉堂漸漸看完,說道,
7月25日早晨,日軍攻入小池口,預備第九師和119師雖極力抵當,終以火力、設備、兵力的優勢難以支撐,波田支隊大步和106師團一個聯隊從妙智鋪反向攻向九江城區;終合以上倒黴環境,第九戰區以為,九江實際已很難恪守,為保守贛北、鄂東首要陣地,不宜再向九江投入兵力而徒增喪失,決定令第2兵團調劑擺設,並放棄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