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大明_第067章 關山海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戚遼聞言感喟一聲,道:“老弟說的不錯,毛軍門、東江軍,確切是苦啊。”

此時,天空俄然飄起了朦朦細雪,一點點、一絲絲、一塊塊的零散雪花重新上陣陣飄落,為這平坦深遠的官道平增了一道風景。

戚遼緩緩道:“體貼堂是京師第一大堂會,於神宗前期所創建。當年顧憲成、趙南星等人在朝中任職時,以“國本案”為源起,通過“京察、薦閣”等事,與萬曆天子鬥的不成開交。神宗一怒之下,下旨驅斥顧憲成、攀附龍等東林黨人。當時此事鬨的漫天風雨,顧憲成、攀附龍等人固然是分開了朝堂,但斷念不息,仍然在無錫開設東林書院,妄議朝政、抨擊時勢。”

二人就在這漫天雪粉中,策馬奔馳。

說到這,喝了一口酒,持續說道:“顧憲成固然退避江南,但仍有一夥與之訂交莫逆之人並冇有分開京師,而是留在京師持續鼓吹東林政見、闡議國事,並建立所謂“體貼堂”與無錫的東林書院遙相唱和。而這個方逸塵,很能夠就是當年顧憲成遺留在京師的跟隨者。”

孫越陵見他如此說,心中頓時一片輕鬆。

又模糊記得天啟朝中東林黨和閹黨可謂是水火不容,又問道:“那麼現在朝中掌權的,是不是東林黨?”

孫越陵的騎術顛末熬煉,也垂垂把握到了策馬的方法,再也不會像開端一樣被顛的七搖八晃,而是跟著身上馬匹的起落,和馬匹保持分歧的慣性,悄悄鬆鬆的握動手中的韁繩往前馳去。

固然是在酷寒風急的夏季,但這些來往之人彷彿也興趣勃勃,完整感受不到關外的沉重承擔和戰役壓力。

遠處山海關城牆北倚燕山餘脈,南入渤海儘處,有如從天而降的巨型長龍,穩穩地卡在了從大明京薊要地通往遼東的喉舌之處,將全部富庶平生的關內和烽煙滿盈的關外分為二個截然分歧的天下。

這個時候也隻好上馬,跟著那些商販和百姓們一起列隊過河了。

“哦!”孫越陵悄悄感到揪心,看來聞香會也不是甚麼善茬,他此番前去京師救美,恐怕會困難重重毫不輕鬆。

戚遼聽得他吟誦,讚道:“好詩。老弟不愧為江南士子,隨口吟來就是佳句。”頓了一頓,道,“不過,此首詩彷彿略顯苦楚悲鬱之氣,不敷豪情澎拜。你詩中督公、棄帥又是何意,恕老哥冇有聽明白!”

孫越陵一陣無言,心想這首詩是他當年登臨山海關城樓,想起了寧遠退敵的袁崇煥和開鎮皮島的毛文龍,心中感慨二人同為大明重臣,卻不能相生相容才寫下此詩,但是現在又如何跟戚遼解釋呢?

戚遼把酒壺拋給他,道:“權勢大不大我不太清楚,你所說的這個聞香會在京師也早就是運營多年,隻是這些人行事低調詭秘莫測,從不如體貼堂那般張揚,以是我們錦衣衛對他們的環境也知之甚少。不過,傳聞聞香會與宮內權勢有所勾連,隻是我們手上拿不到把柄……”

當下胡亂解釋說道:“嗯……這個督公就是指遼東巡撫王化貞,我感覺他憂心國事,以是心中必定很憂愁;而棄帥……指的是在被遼南群島與女真苦苦作戰的毛文龍毛軍門,我想他深切敵後苦寒之地,又貧乏兵器糧餉,恐怕心中也是很不痛快吧……”

“這就是天下第一關――山海關!”戚遼也不由被麵前的場景給震懾,大力說出這句話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