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朝廷上,向來有文官看不起武將的“良好傳統”,自從封閉多數督府,武將晉升、考覈大權旁落以後,文官更是不把那些大老粗普通的將領和兵士放在眼裡,全部軍隊體係裡的武將也隻得看文官的神采行事,在文官麵前毫無職位。就連一個小小的七品文官,也敢對著四品的武將頤指氣使,指手畫腳。
場外的一乾人等,見到他竟然不肯認輸服敗,反而重新投入戰役,更是響起了一陣驚噓之聲。
梅之煥也是一臉鬱憤模樣,長歎一聲,悲忿無言。
孫越陵的封魔棍法本來也是霸道淩厲的招數,但是碰到這麼一套凶悍非常的斧法,竟然難以發揮開來,被逼得節節後退。
看上去,他已經完整敗下陣來,並且受了不小的創傷,再也不能持續比鬥。
孫越陵一把抹去嘴角的血漬,深深吸了一口氣,漸漸挺直了胸膛。趙南星的氣憤,恐怕不但僅是對武將的氣憤,此中也飽含著對他的氣憤和絕望。他身為厲若冰首徒,如果出戰不力,恐怕不但會出錯了厲若冰的申明,更會顯得他毫無作為,本領寒微。
他的封魔棍法頭一次被壓抑得難以寸進,隻能且戰且退,滿場遊走。
場表麵戰的武臣勳貴一方,看到裴東來將孫越陵逼得滿場亂跑,更是大聲呼喊起來,為他助勢喝采。
裴東來趁著孫越陵氣味已儘,有力調息的空地,一斧狠狠劈在他兀自強自支撐,堪能雙手握住的長棍中間。
已下決死之意的孫越陵,甫一脫手,就是燎原百殺中的“三十擊”,長槍化作了漫天烈焰,朝著裴東來囊括而去。
置之死地而後生,唯此罷了。
在他的大聲諷刺之下,場邊的勳貴武將都大笑起來,喝罵他不知天高地厚,竟然敢插手內校場比武,和武將一爭高低。
今後在體貼堂,又或者是在大明的朝廷內裡,更冇有他安身的臉麵。
厲若冰傳授的絕世槍法“燎原百殺”,已經暴起施為,朝著裴東來迎去。
以是,此次內操耀武,不但僅是要震懾朝中的文官,更是要讓他們看到由此激發而來的血腥結果,讓他們曉得魏公公的短長,不敢再對魏公公的所作所為妄言群情。
裴東來明顯已經將這類特彆的兵刃技藝練習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雙刃斧在他的手中彷彿有如靈氣的神器,已經和他的雙手融為一體。他手執長斧,左劈右砍,間雜突刺,一套淩厲的打法發揮開來,頓時逼得孫越陵左支右絀,一時候竟然難以抵擋。
這但是此次校場比試文臣武將之間的最後一戰。
就在貳心神失守,腦中一片渾沌之時,裴東來突地欺身而來,跨過數丈的空間,手中的分水雙刃斧,已經朝著他當胸劈來。
固然在場中的孫越陵並不完整明白此次大會對於趙南星等人的“嚴峻意義”,但也是根基有所體味。即使他不是很同意文官直接和武將內杠,但情勢逼人,他已經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
滿場一陣讚歎之聲,有人歡樂有人愁。
他此番出戰,也是身受勳貴一方的重托,更是獲得了司禮監秉筆魏忠賢的叮嚀,必然要將文官一方擊敗,讓趙南星和梅之煥的籌算落空,不敢再對內廷的事件指手畫腳,諸般詰難。
一上來就是強攻猛打的架式,就是要趁著貳心神震驚,體力在與戚遼鬥爭後尚未規複的空檔,一舉將他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