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你這個老滑頭!”莊毅大笑起來。
這時,一陣清脆動聽的音樂聲響起,吸引了莊毅的重視力。
“鼓吹樂是以鼓為主,橫吹樂是以簫笛為主,對嗎?”莊毅略一思考,便明白過來。
“孺子可教也……我再考考你!你看……既有曲樂天然也會有跳舞,你猜猜待會兒會是甚麼舞?”張宜泰樂嗬嗬地笑道。
“恰是……你但是福緣不淺,如許的眼界今後每天能夠開……”張宜泰笑著輕調子侃道。
“這個你就不懂了,大唐有十二和之樂,合三十一曲,八十四調,這個說來話長。他們奚人隻興橫吹樂、鼓吹樂、散樂,也是有必然的規格,是飲宴歌舞和百戲、雜劇時所湊的曲樂,酒行幾闕湊甚麼樂,也是有講究的。比如散樂是以琵琶和五絃等樂器為主,鼓吹樂和橫吹樂是顧名思義,我就不說了。”張宜泰接過話頭,笑眯眯地捋著長鬚解釋道。
斯須,一曲結束,舞姬們盈盈一禮後,博得一片喝采聲,這才揮袖退去。而這時樂聲漸停,琵琶聲細不成聞,革鼓和腰鼓的咚咚聲,卻短促明快起來。
陶罐裝的必定是中本來的酒,冇甚麼都雅的。
邊武已對這些豐富的果品和糕點垂涎三尺,喉嚨在用力地吞嚥,莊毅看到他的模樣不由有些好笑,卻冇說甚麼。他對這類場麵的宴會和這些東西見的多了,自是冇甚麼感受,隻對放在條案一角的兩壺酒大感興趣。
莊毅不由拿起水晶琉璃酒壺細看起來,酒壺大要非常光滑,有凹凸不平的透明花鳥紋,透過琉璃並冇有看到氣泡或雜質,與高質玻璃並無二致的模樣。
顯得有些吵雜的樂聲垂垂停下,大小革鼓和琵琶那歡暢激越而婉轉的樂聲隨之響起。
莊毅細細打量著這群舞姬,前麵一個領舞的女子身影非常熟諳,卻恰是艾蘭公主,她不知何時離席又換了一身衣裳,頭戴金色的卷簷桃形冠,烏黑的秀髮在頭兩側挽雙層鬢,插鏤金雕飾雲紋金簪以牢固,金簪上又垂下一些鳳凰紋的金飾片,在燈光暉映下熠熠生輝。身穿火紅色的緊身袍服配以金絲腰帶,襯得身形苗條健美。廣博的冠飾,素淨華麗的袍服,更顯得崇高而高雅,清秀的端倪和圓潤的麵相更是斑斕動聽。
至此,晚宴終究有了一些和諧的氛圍,吐勒斯麵帶淺笑,舉手擊掌三下,清脆的掌聲以後,從後帳出來兩隊年青美麗的侍女,手端托盤踩著小碎步緩慢地進帳,給世人席前條案上一一放齊了杯盤酒盞和刀叉等各式餐具。這一隊侍女很快退去,又有兩隊跟著出去,端上來的是點心、糕餅、乳酪、乳餅、和奶茶等,另有一些梨、棗、柿子和葡萄等生果。
莊毅趁著無人重視,朝她豎了一個大拇指,意示歌頌鼓勵。艾蘭公主一雙美目就一向冇分開過莊毅的身上,自是瞥見了,不由抿嘴一笑,舞姿更加輕巧靈動。
舞姿輕巧如浮雲朵朵,美麗容顏如盛開牡丹,流雲舞袖傳出無窮情義,莊毅不覺看得有些癡了。忽聽鼓聲由快而慢直至停下,艾蘭公主身姿曼轉刹住,長袖一甩向世人盈盈一禮,大帳中隨之響起如雷的喝采聲。
“這我哪曉得?聽這個樂聲,歸正不會是中原的那種跳舞。前人就是這點不好,曲樂與跳舞混為一談,常常隻記錄有曲名,而不見樂譜,更不記錄跳舞的詳細,隻說某某樂,舞幾人,這想想就愁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