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昡俊雅的臉龐神情端然,“儒家曰,君子不成無勇。無勇者怯也,然勇而無節,則為莽!蕭琤,你恃勇奪人之馬,失士人君子之節,你可知錯?”說到前麵,聲音已變得峻厲。
席上便有嗤笑聲傳出。
這些都是蕭氏後輩聽慣了的,但對初度插手除夕大師宴的蕭琰來講倒是新奇的,她聽得當真,幾近句句都聽出來了。蕭氏後輩的多纔多藝讓蕭琰大開眼界,真是各有特異,各有卓絕,她不由警告本身,莫要因為本身被兄嫂讚為“資質聰慧”就藐視了她的這些堂兄弟和堂姊妹們。
曹金槍即驍騎軍的軍主曹元度,因擅使金槍而得名。他麾下的驍騎軍隻要五千人,倒是馬隊精銳中的精銳,提拔嚴苛、練習嚴格是全河西都馳名的。要進驍騎軍,不管你甚麼背景,都要先得進預備團稱量,練習後稱量合格才氣進驍騎軍,傳聞每年預備團都要死上幾十人,都是承不住殘暴練習而死的。蕭琤作為嫡支,又是公主嫡出,要想謀個要職不是難事,就算謀軍功,也不必放到驍騎軍中。蕭昡這懲罰不成謂不重了,當真出人料想,也讓很多蕭氏後輩心折,同時生了戒懼之心,家主對嫡子都如此不包涵麵,他們如果放肆亂來,那還不比蕭琤更慘?
蕭琤這時才反應過來,卻一臉憂色,當即叩首下去,大聲道:“孩兒定然好生服從曹將軍的教誨,不墮父親威名。”
世民氣道,不知家主如何措置?
蕭暻暗嗤一聲“莽勇蠢物,送命還嫌湊得不快”,髯毛翹了一翹。
蕭暻又問:“好勇鬥狠何解?”
便聽哈一聲笑,蕭昡的七堂妹蕭曈轉動動手裡的匕首道:“三哥這幾個兒郎我看著都不錯,不如將這兩小的,放到我的靜南軍練練?”
蕭琤哼了聲,少年俊美的臉上閃現出漫不在乎的神采,“就呂三那兩下子,配那良駒是糟塌了。”
那些上了族學的後輩都要提起精力,隨時籌辦著被長輩點名,稟報本年的學業功課。
蕭琰暗中與她所學的士族宴禮對比,心中咋舌,暗道:這類家宴吃的是禮,不是飯。
蕭暻掃了眼這個同父異母的弟弟,暗罵了一聲混不吝,麵上神采不改道:“此事三弟父子尚且不知,我哪知得?隻不過阿瑋剛好路過西林山,趕上呂家三郎被伴當侍從抬著返來,一時體貼便多問了幾句。”
“喏。”侍立在蕭昡後側的蕭向東抱拳回聲。
座中蕭氏子侄都暗嘶了聲,如果說曹元度的驍騎軍是瘋子軍,鎮守青蕃地的靜南軍就是狂野軍,兵戈起來那叫一個狂,又稱光野軍,雄師掃過田野,那就是一個光!——他們這位堂姑母那是比匪賊還要匪賊呀,莫非要把家主的兒郎也帶出匪賊氣來?
蕭琤道:“不好勇者,豈可迎敵而進?不鬥狠者,焉能震懾外夷,威伏四方?”
太夫人擺了擺手,“罷了,說些喜慶的。”
即便跽坐也如岩石般的蕭昂抬了抬眼,如白石雕成的臉龐棱角清楚,聲音也堅固如石,“後軍無勇,如何保護雄師後翼?”
祭奠結束,天光已大亮。
“不敢?我看你甚麼都敢!”蕭昡提大聲音,固然冇有怒形於色,那種自但是發的威重已讓明堂內靜聲一片。“君子勇而有仁,勇而有義,知其當為不當為,不恃勇而妄為。瞧瞧你這囂跋之態,哪有半分士族君子的溫恭謙謙?你八叔心慈,顧及子侄之情不便笞責你,倒長了你的氣性。也罷,你八叔不好管你,便讓曹金槍稱量稱量你有多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