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竟然被一個三四歲的小丫頭給憐憫了?
他們還得完成主家叮嚀的任務呐!
還是得聽小滿的。
頓了下,她才持續道:“讓初元和小滿跟著你們一塊兒去,路上有個甚麼事讓他們幫著喊人。”
老李頭十根手指都算不過來了,乾脆直接問李初元:“四萬斤高粱要多少錢?”
糧鋪刹時溫馨下來。
一回到家,老李頭就找周大丫要錢買糧。
最後隻能吃觀音土過日子。
周大丫道:“你們一個懷有身子,一個帶著孩子,路上謹慎些。”
福分個屁!
陳小滿托著下巴道:“那就是五百六十貫大錢,爹,我們家的錢夠啦。”
那些大戶都在屯糧還能錯了?
老李頭另有些捨不得。
“五百六十兩銀子。”
“好了好了,就買四萬斤高粱,咱得留些錢應急。”
有人肝火沖沖對著下人喊道:“愣著乾嗎?從速把糧食堆上馬車!”
周大丫神采大變。
老李頭內心拐了十八個彎後,也下定了決計。
李初元幾近是刹時就報出了錢數。
那伴計到底顧及臉麵,還勸老李頭:“老丈,低個頭這事兒也就疇昔了。”
眾管事:“……”
老李頭一時算不明白,可李初元會算啊:“五千斤也隻要七十兩銀子,我們家要買四萬斤!”
夠是夠,可買了糧食,他們手頭的錢真就未幾了。
上回劉地主就已經給她解釋了奴籍多不好,她就一點也不怕這些人。
“他們這麼凶,一點都不成憐。”
“瞧瞧你爹穿得破襤褸爛,還比不上我們穿得新。”
“他們是奴籍,我們還是良籍呢。”
本來在砍柴的李大寶被喊進屋子,拿了錢趕著牛車就往縣城去了。
冇幾戶人家買得起,大師從挖野菜到啃樹皮。
這下換陳小滿焦急了。
“你們家能有多少錢?彆難為你爹了。”
“你們家還能買得起四萬斤高粱?彆不是說大話吧?”
“再多糧食也經不起大戶這麼買。”
“你是說糧食還會像二十五年前一樣長整天價?”
“我們三個月有頓肉吃,你們有嗎?”
一旁的伴計道:“我們糧鋪有很多堆棧,屯糧多著呐,一時賣不完。”
伴計就道:“這些都是大戶人家的管事!”
糧鋪幾個管事齊齊怒瞪陳小滿。
“咱主家好歹都是大戶人家,他們莊戶人家哪兒比得了。”
老李頭一把捂住她的嘴。
老李頭還想留一些。
無辜受氣的下人也不敢辯駁,一個個手腳麻溜地搬著糧食就往馬車走。
楊慧蓮和張桂蘭也是神采凝重。
幸虧牛車跑得快,不到半個時候就到了青石村。
連著乾旱三年,連淮河都乾了,地裡顆粒無收。
管事們的確要憋屈死了。
陳小滿眨巴著圓溜溜的大眼睛:“你們不是奴籍嗎?”
肺管子又被戳了下,管事們怒不成遏。
常日他在這些管事麵前也是恭恭敬敬,就怕獲咎了。
“我家老爺但是拿了上千兩出來買糧食!”
周大丫卻很果斷:“都拿去買了吧,咱還能賣酒再換錢。”
“泥腿子,還在地裡刨食呐!”
瞧不起他冇甚麼,憑啥瞧不開初元和小滿?
有管事還惱火。
“五千斤?老丈你曉得五千斤很多少錢嗎?”
“我們又冇錯,為甚麼要報歉?”
老李頭這會兒也不躊躇了,直接對伴計道:“幫我籌辦五千斤高粱,我回家拿了錢送過來。”
“這類貧苦人家一看就冇讀過書,必定算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