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扳道工_第465章 範大草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宋軍進入核心陣地後,樊城的城防情勢立即大為竄改。孫琿本來覺得元軍發明後會立即策動打擊,但出乎他預感的是,在元軍發明宋軍在樊城城外俄然呈現的陣地以後,竟然不戰而退,放棄了前沿的陣地,向北退到了鄧城一線。

1278年(元至元十五年)範大將軍擢行省左丞。次年,奏請以小我名義寫信致日本當局,要求通好。1280年(至元十七年被元世祖忽必烈召見,受命籌辦征日之事。8月,拜征東行省右丞,佩金虎符,受命去江南彙集原南宋軍隊和願參軍者構成江南軍。次年6月率江南軍10萬、戰船3500艘從慶元(寧波)入海征日。7月下旬與忻都的東路軍會師,27日開往鷹島(五龍山)。範文虎本該當即打擊日本太宰府,但遊移不發。他又無海上知識,見颱風前兆不知遁藏。8月1日,遭颱風攻擊,戰船破壞甚巨,士卒滅頂過半。本人抱船板漂流海中,被部將張禧救起。張禧建議因糧於敵,操縱船壞將士無反顧之心,重整旗鼓,搏命一戰(張禧也是眼瞎,範文虎倘如有如此的膽識與血性,還會龍尾洲望風而逃,在安慶不戰而降嗎?),範文虎理所當然地回絕了這個建議,於8月5日擇堅船遁逃,棄數萬士卒於鷹島,取道高麗返國。8月7日,日軍攻鷹島,元軍因將領遁逃無人批示而慘敗,大部分被殺,餘者二三萬人被俘。

李庭芝既然希冀不了他,出重賞募死士,派義兵將領張順、張貴率所募海軍3000人衝破封閉往援。在惡戰120裡後,宋軍終究衝破元軍封閉,進至襄陽。張順已在苦戰中陣亡,入城後的張貴再次突圍策應救兵,先與範文虎相約,讓範軍在龍尾洲策應。成果範文虎竟然因為聽到龍尾洲四周風吹鳥叫,覺得元軍來攻(實在並無元軍),嚇得後退三十裡!而後元軍獲得逃兵密報,便派一支軍隊假裝成宋軍駐在龍尾洲以逸待勞,張貴奮力殺到龍尾洲時,已精疲力竭,又中了元軍伏擊,終究敗北,身受數十創被俘,因不平被殺。宋軍對襄樊的救濟至此完整失利。

這一次孫琿下定了決計,必然要搞死“範大草包”這個混蛋,當然手腕必定要隱蔽些,畢竟範文虎的侄子範天順,還是個很不錯的人。

襄樊失守後,作為任務最大的敗將,範文虎僅降了一級,出知安慶府。得知元軍伯顏部進逼江州,範文虎遠遠的派人請降,以城堅糧足,兵馬浩繁的安慶,不放一箭,拱手投敵。今後搖身一變,由大宋朝的安慶知府變成大元朝的兩浙多數督,插手了熱誠的降兵的行列!

說完大話以後不久,當年4月,範文虎與蒙古大將阿術等戰於湍灘,大敗,統製朱勝等一百多個將領當了蒙前人的俘虜。6月,範文虎率10萬雄師進至鹿門。阿術“夾漢東、西為陣,彆令一軍趣會丹灘,擊其前鋒。諸將逆流鼓譟”,範大將軍再現飯桶本質,交兵倒黴,便棄旗鼓,連夜逃竄。落空批示的宋軍大部被蒙古軍俘獲,戰船、甲仗都成了蒙古軍的戰利品。

聽到範文虎又一次貪恐怕死畏縮不前,孫琿心中仇恨不已。

對於範文虎這個超等大草包所壞的事,孫琿一向恨不得砍掉他的腦袋,這個投降元朝的傢夥直到東征日本時都另有醜惡的演出。

在樊城逗留數日,安排好防務以後,孫琿和呂文煥一起回到了襄陽,此時呂文煥派出去和賈似道聯絡的人已經返來了,他們陳述呂文煥已經勝利的和“賈相爺”獲得了聯絡,還帶來了“賈相爺”的一封親筆信,並說賈似道已經得知了群仙渡和樊城兩戰大破元軍的動靜,“欣喜非常”,曾當即要範文虎進兵,打通和襄陽的水麵聯絡,但範文虎卻以元軍水軍主力“似未大損”為名,不肯進兵,另一名大將夏貴也以為現在宋軍有力衝破元軍的水上封閉,建媾和襄樊守軍“約期共同進兵”,表裡夾攻突破元軍的封閉,賈似道最後同意了,給呂文煥寫了一封信,交由來人帶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