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大姑二姑在家,趙老太太就不去山上摘杏子了,在家陪著兩個女人說話,偶然候撿撿杏核。趙家大娘還是每天上山采杏子,趙家二姑從小做活,也是閒不住,在孃家待了一下午,第二天就和趙家大娘一起上山摘杏子。
趙老太太再如何偏疼,但是普通事理還是懂的,也聽的出來事理,就算不好相處,也是有和緩的。
“孩子懂事了,日子就好過量了。”
趙家大姑家的德哥家裡活計忙,吃過午餐,趕車就歸去了,說是過兩天再來接他娘回家。
趙家大姑和二姑坐車走了以後,趙老太太和趙家大娘幾個一起把杏核都挑出來了,明個恰好是集市,趙老太太讓丫丫爹花上半天工夫,趕車裝上杏核去集市上賣。
“老二媳婦,你好好的養身子,我看丫丫也懂事了,你今後和老二好好過日子,必定錯不了。”趙家二姑拉著丫丫孃的手,“二姐家裡日子過的也艱钜,隻抽暇做了兩身衣服,也冇彆的東西給兩個小侄子小侄女,你可彆挑二姐的理。”
趙家二姑在婆家想來是真真受了苦的。
“好了,不說他了,一提及他我就來氣。”趙家二姑笑著岔開話題,“我看你這轉機聽好,聽來玲說了,丫丫這孩子比來長大很多,幫了很多忙。”
“小時候就我和我這兄弟苦,你也是薄命的,今後啊,你和我兄弟好好過,日子會好起來的。”
“孩子他爺奶看著,小丫丫太小,我怕是受不了路程這麼遠,就冇帶過來。”趙家二姑提及本身孩子,臉上有了笑意。
“當孃的哪有放心的時候,時候都的懸著心,你也是做孃的,這表情你是曉得的。”
“我二姐夫如何冇跟著過來,幾個孩子呢,也都大了,最小的丫丫我都冇見過。”
這些兒後代兒孫子都在,趙老太太樂開了花,一邊號召兒子孫子進屋,一邊問這問那。
“唉,你二姐夫如果那樣的還行,你二姐夫壓根就不是那模樣,甚麼放到他手上也是糟蹋了。”趙家二姑提及本身男人,也是連連感喟。
於氏聽丫丫爹提及過這個二姐夫,說是好吃懶做,還愛喝酒,每天無所事事的,家裡的活計也都是趙家二姑裡外的勞累。想來趙家二姑的公公是看不下去,給買了幾隻羊,讓他放著,一來收收心,找點事情做,二來羊現在也是貴的,羊肉羊毛羊奶都值錢,也是弟子計。
“是呀,一刻都不得閒,眼睛一刻都不想離了身邊,內心更是時候顧慮著。”
桌子都放上來,丫丫小叔和華哥從縣城趕返來了,趙家大爺也跟著返來了。
“丫丫小姑來看過我幾次,曉得現在是丫丫服侍我月子,做飯呀,燒炕呀,洗洗涮涮的活計她也爭了去,是放心很多。”於氏一邊看著在炕上玩的自娛自樂的丫丫,一邊和趙家二姑說。
丫丫在炕頭聽著,看著趙家二姑分吹日曬的臉和做活計的雙手,曉得趙家二姑日子過的應當比丫丫娘還要差。
趙家二姑想起本身小時候,再想想麵前本身婆家的日子,內心雖說不好受,也是有些認命。哪有不認命的,嫁過來這麼多年,三個孩子都有了,還能如何樣。
丫丫是在西配房和於氏姐妹一起吃的,景哥和丫丫爹去的主屋,和男客一起吃。
“昨個你兄弟還說,好長時候冇見到二姐,此次二姐能過來,你兄弟彆提多歡暢了。”於氏和趙家二姑說著內心話,“二姐,我也不怕其他兩個大姑子小姑子挑我,你兄弟老是在我跟前唸叨二姐你,說是你離得遠,日子過的如何樣也不曉得,叫他好個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