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辭_第二百二十六章 撫卹之事(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好死不死,非得本身找罪受。李延炤在去往府庫的途中,也開端在內心悄悄自嘲起來。初來乍到之時,底子不知這些堆積的縣務辦起來有多麼龐大。此時方纔發覺,現在的令居縣,的確就是顆雷。也難怪張縣令會俄然之間不知所蹤。聰明人見勢不妙,都如許挑選早早避開。而像他這類笨人,常常就是頂雷的阿誰。

李延炤遵循文吏的要求,讓本技藝下這些人都喚上單衣短衫,以防夾帶盜竊。而火線纔在幾名胥吏的指導下接踵步入府庫。今次前來的陶恒也不通文墨,是以李延炤便隻能令他帶著兵卒們去到庫中盤點,而他則在旁手持書冊羊毫,用以記錄。

回到縣府後,李延炤等著去往各處的將卒差役們連續返來,而後將各隊彌補的遺漏,以及查訪成果彙總起來。期間,他讓劉季武帶著十多小我去縣城中的集市之上,又購買了一多量吃食水酒,籌辦犒勞這些辛苦了一整天的差役軍卒們。

胡思亂想之間,一眾將卒已是達到了郡府府庫。此番向看管府庫的那名文吏出示了太守親身簽發的文書,與縣令的官印以後,那名文吏終因而鬆了口,而後翻開了府庫大門。

現在太守一級的官員,在縣級官員缺額之時,可臨時指代人選代管縣府事件,卻無權直接任命奪職縣令。因而當縣級官員呈現權力真空的時候,作為縣一級頂頭下屬的太守,便隻能臨時委任人手代管了。

李延炤右手拿著羊毫,在賬冊上勾出了最後一劃。而後喟歎一聲,合上賬冊,便號召動部下人向庫內行去。

次日上午,李延炤先前派往郡府的那名流卒便返回縣中,一併帶來了辛太守對李延炤陳奏的答覆。他表示本身已知令居縣當下的景象,並正式收回令李延炤代管縣府事件的文書。並表示張縣令缺席之事,他已上表向州治張使君陳奏。至於此後是比及張縣令返來繼任,還是張使君另行委派人選,便由張使君決計。

一幫人費了一整日的工夫,清理出來現在令居府庫當中,有粟米小麥等糧食三千兩百餘石。在胥吏們的幫忙下,又盤點了錢庫,計有製錢兩萬餘錢。另有大豆百餘石。

劉季武之前連日馳驅,本是勞累。昨日夜間觥籌交叉,又喝到很晚。此時還是未醒。李延炤便也冇有喊他起床。劉季武脾氣本來沉穩沉著,顛末先前軍中的磨鍊,此時已足堪任事。但是小我精力畢竟有限,在縣府這類基層中任事,便不免連日馳驅,疲累不堪。倒也一時是冇有體例竄改。令居現在事件龐大,恰是措置事件得需跑斷腿的時候。加上張明府又不知去處,令居縣這副千鈞重的擔子,便壓在了李延炤的肩頭。

見酒食皆已籌辦結束,軍卒差役們又個個都是一副猴急相,李延炤便也放動手中事件,將登記的卷宗等物安排在一旁。而後令軍卒們將酒食紛繁端到後院去,在後院當中又拚集了十來張幾案,這一票人馬便各自尋來胡凳蒲團等物,席地而坐,倒上酒開端大快朵頤。

固然如此自嘲一番,不過李延炤心中也是深知,要想實現本身東征的夙願,一支能戰敢戰的強軍幾近必不成少。而要打造一支強軍,便務必先從經濟動手,為這支強軍打下堅固的物質根本。現在本身固然頂了顆雷,但是事物卻老是有兩麵性,既是頂雷,也是爭奪了一段可貴的生長契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