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辭_第二十二章 廣武騎卒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好,你便去,若借到西平騎卒,待得平叛,必為你記大功!”馬都尉不由得喜上眉梢。

這段險要難行的山路,四百餘騎卒足足走了三天。三天以後,火線哨騎陳述達到湟水。諸軍俱是一振。

李延昭昂首望去,卻見城頭上立著一個青年將軍,白麪長鬚,劍眉星目,正衝著城下暴跳如雷的馬都尉抱拳作禮,神態謙恭之極。此人雖邊幅俊美,但是右臉之上一道長長的刀疤,自額角直到嘴邊。他每一張口說話,那刀疤便隨之而動。在李延昭眼裡看來,卻像是一隻爬動的肉蟲。李延昭雖非以貌取人之輩,但是那道刀疤帶給他的感受,倒是令他遍體生寒。看著那道爬動的肉蟲,驀地之間,李延昭心中卻已現出一個絕妙的主張。他不動聲色地驅馬向前,垂垂靠近城牆上麵的馬都尉。

望著軍中步兵結成一支長隊,分開此地往西而去。大戰之前的沉重氛圍已經覆蓋了校場當中的這一乾人馬。

一席話聽得馬都尉麵有異色,連連點頭而笑。這類別緻的作戰體例令馬都尉整小我俱是一振。己方兵少將寡,此事馬都尉倒是曉得。也曉得憑本技藝中這四百二十七騎卒去打擊敵軍一萬三千人的大營無異於自尋死路。他亦是感覺此次戰事,本身所領這四百餘騎已是淪為疆場上的副角。但是李延昭的這一番計略。倒是革新了他的看法,令得他認識到,本來本技藝中兵固然少,亦是能夠成為戰陣之上的配角。

各縣騎卒司馬彆離拜見過馬都尉。馬都尉讓世人免禮。四部騎卒合兵一處,郡城一百一十三人,令居縣一百零五人,枝陽縣一百一十人,永登縣九十九人。合計四百二十七騎卒。

“好男兒,功名但向頓時取!”

令居再向西,不過三五裡的工夫,便已進入山區。山區門路難行,而對馬隊來講,則尤難堪行。並非一向有兩山當中的平坦穀地可供軍隊通行,因而時不時的,眾馬隊還需牽引著坐騎爬坡。上坡倒還好,下坡才最是難。騎手牽著戰馬須得謹慎翼翼,亦步亦趨而下。稍有不慎,或人或馬一旦腳下打滑摔將下去,便是或傷或死的局麵。

“小人正有此意,西平若能借兵,吾等亦將多一大助力!”李延昭悄聲道。

聞得已近湟水,諸軍精力大振,呼喝著抖擻餘勇儘力前行。又行了半個時候擺佈,穿出山穀,火線百餘丈,湟水已是在望。

馬都尉聞李延昭喚他,隨即側過身,卻聽得李延昭悄悄道:“可藉此良機,向西平郡借兵。請其守將將部屬騎卒暫歸都尉部屬,待得平叛以後馬上歸建。”

不久以後,去得西方查探的哨騎回報導,此處往西十數裡,便是西平郡治所郡城。世人此時所處之地,亦是在西平郡下流。

“永登縣騎卒司馬,伍建斌拜見騎都尉大人,所部應到九十九人,實到九十九人。”

李延昭將後代當中特種作戰的理念灌輸給這支馬隊的領兵將領馬都尉。便是在儲存本身的前提之下,始終窺伺監督著敵軍,對敵軍的各種行動瞭如指掌。尋機攻擊敵軍糧草,刺殺敵軍將領,截殺敵軍傳令騎,需求時發揮疲兵之計,己方輪班騷擾敵軍,使敵軍軍旅不振,首尾不顧,軍令不可,士卒疲敝。歸正敵明我暗,戰不戰,何時戰,擾不擾,何時擾。主動權與決定權俱是在本技藝中。敵若不堪其擾,傾巢而出。卻正中己方下懷。己方俱是騎卒,撥馬而走便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